蝸牛小米粽釀3死!蝸牛能吃嗎?營養師5建議
台東縣金峰鄉賓茂及壢坵部落18日疑似因食用「蝸牛小米粽」爆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釀成12人送醫,目前3死亡、6人在加護病房、3人出院,死因及中毒來源仍在調查中。衛生福利部19日中午召開記者會公布檢驗結果,食材檢體確認驗出劇毒性殺蟲劑農藥「有機磷托福松」,且在蝸牛與血桐葉的檢體中沒有檢出該物質,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指出,典型中毒會有昏迷或半昏迷、瞳孔成針狀眼、口水及痰多、呼吸或嘔吐物中有農藥味等徵狀,急性期症狀大約5至30分鐘會出現,少數情況下延遲至數小時或12小時才有症狀,與暴露劑量及物質有關。
蝸牛小米粽釀12人送醫!法醫高大成:葉子可能有問題《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
83歲劉姓婦人自製蝸牛小米粽,內含蝸牛、豬肉、竹筍、小米粉等。17日食用後感到不適,到院前失去心跳,後宣告不治。親友原以為婦人因年邁逝世,守靈期間分享剩餘的蝸牛小米粽,結果18日凌晨多人出現嘔吐、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狀,陸續緊急送醫。該案件引起高度討論,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從「蝸牛小米粽」近兩日(2024/09/18~2024/09/19)的網路討論,焦點為檢體、毒物、寄生蟲、中毒、煮熟、農藥、金蘭醬油等熱門關鍵字,網友表示「以後去吃熱炒不點螺肉了」、「有機磷農藥可能性很大,因為又快又急,病程非常快速」、「花蓮這邊蝸牛吃得多 從沒聽過吃死人」、「如果是原住民傳統美食,不會現在才出事」、「以前金蘭醬油家族吃蝸牛,長期生吃才出事」。
中毒來源公布之前,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已鎖定5大疑似中毒物質,包含蝸牛、血桐葉、有毒植物曼陀羅,以及殺蝸牛用的農藥聚乙醛、農藥有機磷。法醫高大成則推測,這起案件屬急性中毒,死因可能來自粽葉,或粽葉與蝸牛產生有毒物質,他認為死因與蝸牛關聯性不大,若死因是為蝸牛寄生蟲,大概要一個禮拜、一個月,甚至一兩年才會死亡,不會走得那麼快。
生吃蝸牛的致命風險!金蘭醬油家族兩代五死悲劇該案件也讓不少人聯想到39年前金蘭醬油家族,認為生食蝸牛可以養生,造成兩代五口慘死的悲劇,震驚全台。1985年,金蘭醬油第二代董事長鍾秋桂因誤信蝸牛具保健功效,在桃園別墅自行飼養蝸牛,將其製成生菜沙拉,供家人食用;不料,蝸牛體內寄生了廣東住血線蟲,引發腦膜炎不幸身亡。
好食課於臉書粉絲專頁曾分享,蝸牛、蛞蝓可能含有廣東住血線蟲,若生食到,少量感染可能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可自行痊癒,嚴重者可致命,因寄生蟲可能會侵入腦部及脊髓,引發腦膜炎,常見症狀包括急劇性頭痛、發燒、四肢偏癱、失明。
日常生活中應如何預防寄生蟲感染?好食課營養師提供5點建議:
建議1/避免直接接觸蝸牛、螺類及蛞蝓。
建議2/不要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蝸牛、福壽螺、蛞蝓等宿主生物。
建議3/軟體及甲殼類動物應煮沸3至5分鐘以上再食用。
建議4/餐廳有供應生食品,應將肉類冷凍至-15℃,並超過24小時方可殺死幼蟲。
建議5/徹底清洗葉菜類,尤其在大雨季後,避免食用疑似被黏液汙染的食材,如生菜上有爬行黏液。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年09月18日至2024年09月19日(14:00)。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Threads、TikTok、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蝸牛小米粽』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熱門關鍵字」(註1)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熱門關鍵字: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萃取網路上的文章與主題共同出現的關鍵熱詞;次數越多,字詞越大;可用來釐清核心議題與重點人事物。
看更多網路溫度計文章
熱菜要放涼再冰?2招避開「危險溫度帶」
日本A型鏈球菌感染人數創下歷史新高!6類人最要小心
吃壞肚子、食物中毒?這兩招教你判斷
5國中生墾丁畢旅突集體嘔吐昏迷!目擊者聲稱「看到靈異現象」
如何預防米酵菌酸中毒?4大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最新生活新聞
-
-
清大有意合併中華大學 擬成立清華平方科技園區
(5 小時前) -
臺南棒球歷史展11/30登場 邀您見證百年棒球記憶
(5 小時前) -
天兔颱風農損逾111萬 受損作物主要為大豆
(5 小時前) -
93年次以前具碩士學位者 仍得申請研發役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