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6 | 環境資訊中心
買碳權也會花冤枉錢? 環團辦講座呼籲重視碳交易的漂綠風險
台灣碳權交易所這個月揭牌滿一年,下個月即將開賣首批本土碳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綠盟)22日舉辦「什麼是『好的碳權」』?碳權品質停看聽」講座,指出品質不良的碳權,恐讓業者花了冤枉錢。環境部表示,為避免碳權漂綠,下月底將訂定「碳中和宣告指引」提供業界參考,未遵循的企業有可能違反《公平交易法》而遭處分。 碳交所成立一年 交易體系漸成形 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一年,交易體系逐漸形成,目前上架六項國外碳權,台灣碳權最快下個月上架,相關的管理辦法(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已在15日正式上路。然而,一些誇大減碳成效的專案,恐使業者花冤枉錢買到「垃圾碳權」。 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22日表示,碳交易機制正在發展階段,一定會有風險。國外大型企業多購買數個碳權專案來避險,採用「投資組合」是可行作法。 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則表示,坊間常見宣稱「我有獨特的碳源」,其實可能是未經合格方法驗證的碳權,呼籲民眾勿輕易投資。碳權交易所向國外機構購買碳權都會把關,出了問題有管道反應,「它(碳權交易所)的目的本來就是幫大家降低風險。」 碳交易中的「漂綠」如何發生? 而有些企業可能故意購買低成本碳權來宣稱環保,也有企業可能買到劣質碳權用於碳中和卻不自知,碳交易當中的「漂綠」如何發生?劉哲良指出,碳權品質不穩定,是漂綠的原因之一。《衛報》...
![買碳權也會花冤枉錢? 環團辦講座呼籲重視碳交易的漂綠風險](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living/einfo/20240826/72463793968251337009.jpg)
![買碳權也會花冤枉錢? 環團辦講座呼籲重視碳交易的漂綠風險](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living/einfo/20240826/72463793968251337009.jpg)
最新生活新聞
-
-
逗陣作伙體驗光藝之美 竹縣文化局政風攜手民眾歡喜廉能闖關宣導反貪
(24 分鐘前) -
實踐CSR關懷長輩 桃園市賜安府攜手賜安福愛心協會捐款送暖低收弱勢
(51 分鐘前) -
2025長榮航馬拉松幼苗計畫花蓮登場 鼓勵學生追夢
(1 小時前) -
高市文化局實境解謎遊戲串連歷史建築 玩家與關主互動體驗在地文化資產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