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6°
( 27° / 25° )
氣象
2025-05-08 | 環境資訊中心

尿布變紙、漁網成鏡框 環境部「循環經濟新創聯盟」打造台灣綠色品牌

環境部6日宣布成立「資源循環新創產業聯盟」,由八家青年創業團隊率先加入,搶先曝光循環設計成果。廢棄尿布會造成焚化爐溫度升高、壽命縮短,有業者將尿布拆解、純化,成為再生塑膠與紙纖材料。還有業者研發世界第一副100%回收再造的模組化鏡架,無螺絲設計,從鏡腳、鼻墊、鏡框皆可拆裝配戴,無需擔心零件壞掉,整副眼鏡就要丟掉、重配。



尿布變紙、漁網成鏡框 環境部「循環經濟新創聯盟」打造台灣綠色品牌

益鈞環保科技公司打造的尿布循環再生,分析利用尿布中的塑膠、紙纖與高吸水分子,並製成名片夾、名片、筆記本等產品。攝影:鍾依靜。


尿布變紙、漁網成鏡框 打造生活中的循環經濟


寶寶的尿布、長照中心長者更換的尿布,包裹的不只人體廢棄物,還隱藏著資源再利用的新想像。廢棄尿布過去多半送進焚化爐,卻因塑膠和高吸水分子(SAP)不易分解,反而成為焚化爐溫度升高、壽命縮短的兇手,焚化爐業者都敬謝不敏。


提出回收尿布再生塑料與紙纖的想法,益鈞環保科技公司業務部副理秦子淮表示,公司早期與新竹縣政府合作「尿布減重」計畫,目前則是與桃園的長照機構及清運業者合作,從清洗、殺菌開始,再以專門的生物菌種技術,讓清洗系統中的水資源循環再利用。秦子淮解釋,「洗尿布的水可以再用來洗下一批尿布」,避免高溫、高壓與過量用水,且經過分離處理後,尿布被拆解為三種原料,純化後便可作為再生塑膠與紙纖材料販售。


秦子淮補充,全台每日約產生1300至1400噸廢棄尿布,益鈞目前每日處理量為50噸,若未來擴大至家戶回收仍有挑戰,合作品牌則包含金百利克拉克旗下的好奇(Huggies)紙尿布、日本花王等業者。



尿布變紙、漁網成鏡框 環境部「循環經濟新創聯盟」打造台灣綠色品牌

Hibāng 友漁循環眼鏡,品牌名稱Hibāng取自「漁網」,也是台語希望之意。根據海保署去年統計,台灣清出1100噸海廢,其中漁網不僅容易纏住其他垃圾,更容易影響海底動物,好說設計希望能邀請使用者一起把探照燈照向幽靈漁網。攝影:鍾依靜。


好說設計公司旗下的Hibāng 友漁循環眼鏡,則是世界第一副100%回收再造的模組化鏡架。首創單一材料無螺絲設計,從鏡腳、鼻墊、鏡框皆可自由更換搭配,秒拆秒裝自由配戴,無需擔心單一配件缺失、壞掉,整副眼鏡都要丟掉、重配。當眼鏡不再使用時,只要貼郵票寄回,將可以再製成新的鏡架,一起「與環境重修舊好」。


好說設計的旅美設計師歐世勛(Ocean)則告訴《環境資訊中心》記者,好說設計公司創辦於西雅圖,在2018年回台後,聚焦在關注度較低的廢棄漁網問題,並取經於智利,實地回台考察後,再與台灣漁網回收、尼龍塑膠粒的工廠合作。


循環再設計中心下月啟用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6日宣布成立「資源循環新創產業聯盟」,共同打造綠色台灣品牌,由八家青年創業團隊率先加入。聯盟成員將進駐下月5日正式啟用的「循環再設計中心」,地點位於空總美援展覽空間二樓,將作為資源整合與創新加值的核心基地,提供青年創業者與產業鏈媒合的平台。


環境部長彭啟明指出,因應全事件延燒貿易戰、日益對立的地緣政治,循環經濟更是一大機會。上個月的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中,總統賴清德要球要打造「Green MIT」綠色台灣品牌,希望建立聘美半導體產業的循環經濟產業,例如手機中回收稀有貴金屬、鋰電池與營建廢棄物的再利用,更甚至將其外銷國際,成為在國際社會中立足的產業。


環境部將提供資金補助、轉型輔導與資源整合等行動方案,全面助攻青年實踐循環創新,促進地方創生,加速新創產業鏈結國際、邁向全球市場。資源循環署署長賴瑩瑩表示,聯盟將匯集創新能量,有助於加速台灣循環經濟的成熟發展。



尿布變紙、漁網成鏡框 環境部「循環經濟新創聯盟」打造台灣綠色品牌

彭啟明指出,資源循環署不再是過去的廢管處,而是能帶動市場內需的重要角色。攝影:鍾依靜。


八家亮相的青創團隊各具特色,包括:開發飲水地圖 App、將蜆殼再利用為鈣循環清潔劑、運用麵包邊角料釀造永續啤酒、咖啡渣製成防水積木靴、回收尿布再生塑料與紙纖、將廢漁網尼龍製成鏡框、將廢木材轉化為木醋液清潔用品、以黑水虻處理廚餘並製成飼料與肥料等。


環境部表示,「循環再設計中心」不向廠商收租,強調作為共創場域,開放給對資源循環有興趣的團隊使用。展覽將以雙月為單位輪替登場,首波由「紡織聯盟」於6至7月打頭陣,接續依序為「塑膠聯盟」(8-9月)、「無機質與營建聯盟」(10-11月)、「電子聯盟」(12月至明年1月)。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