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看農損】風雨夾擊! 今年前八個月超過2023年總和 豪雨農損大於颱風?
颱風丹娜絲7月登陸嘉義,風雨重創南台,後續西南氣流帶來的豪雨,也造成中南部多處水災。風雨無晴也無情,《環境資訊中心》盤點農業部農糧署2023年至2025年8月共11次颱風、五次豪雨造成的災情報告資料,分析各縣市的農損總金額[1],發現今(2025)年1~8月全台農損已超越2023年,且南部[2]農損比例更逾全台一半。今年7月底的豪雨,農損更超越同年的薇帕、2024年天兔等颱風帶來的單次損失。
距離2025年完結尚餘4個月,中央氣象署8月29日稱,未來一季反聖嬰現象有發展趨勢,預估今年秋季台灣氣溫為正常至偏高,雨量則較大機率正常至偏多。颱風仍有機率侵台,若伴隨東北季風之共伴效應,會帶來較大雨勢。
今年首八個月農損超越2023年 0728豪雨農損大於颱風
根據農糧署2023~2025年8月農損報告資料,兩年多共11次颱風和五次豪雨,造成108.1億元農損。若以年份分析,去(2024)年比2023年的25億元多出逾一倍;今年截至8月底,共三個颱風加一場豪雨,農損金額達29.9億元,就已超過2023年全年農損金額。
若以地理位置分析,中部與南部農損相當,落在39~40億元,東部則為26億元,北部2.2億元。且南部農損的比例增加,從2023年占全台的23.1%,到今年前八個月已提升至51.5%。
颱風下的農損相對嚴重,有三次農損超過20億元,包括2024年凱米(26.4億元)和康芮(20.8億元),以及2025年丹娜絲(20.2億元)。7月丹娜絲造成的災情,南部居民仍歷歷在目。它是120年以來首個登陸嘉義的颱風,雲林陣風達17級,台南13級。農損方面,丹娜絲造成南部12.8億元損失,占全台63%;中部則有7.3億,占36%。

豪雨帶來的影響亦不容忽視。五次豪雨中,有四次農損以千萬元計算。2025年0728豪雨事件更造成4.3億元農損,比同年的薇帕、2024年天兔、2023年卡努及杜蘇芮颱風的單次損失還要多。中央氣象署指出,今(2025)年7月陸續受到颱風、低壓帶及西南氣流影響,降雨時間長、雨量大,創下1951年以來7月份雨量最多的紀錄。
全台農田損失416公頃 南部占一半
單看農損金額,前五個受影響縣市為台東縣(22.9億元)、雲林縣(18.8億元)、屏東縣(12.7億元)、台南市(11.9億元)、高雄市(8.6億元)。但按次數計,屏東縣受影響最嚴重,16次災情占了15次;六都的高雄市14次、台南市13次;嘉義縣、雲林縣、彰化縣、台東縣則占11次。
身為「颱風第一排」的台東縣,受災次數雖較少,但兩年來總計農損最多,主因為2023年海葵颱風重創台東縣,單次農損就已達11億元,意味著一個颱風就占了台東縣兩年以來的48%農損。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農田流失與埋沒(農田損失)的面積,也構成各縣市農損金額一部分。據農糧署資料,這兩年多以來,全台農田損失達416公頃,而南部農田占一半,達208.6公頃,當中以高雄市為主,有148公頃;中部及東部分別損失87及78.3公頃,北部也有42公頃。
註釋
[1] 農糧署農損總金額計算方式為農作物損失+養蜂損失+農田損失+農業設施損失
[2] 通報農損地區包括︰
北台灣︰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宜蘭縣
中台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
南台灣︰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
東台灣︰花蓮縣、台東縣
離島︰澎湖縣、金門縣
最新生活新聞
-
臺南柚類加工品推廣 展現在地風災後堅韌創新
(7 小時前) -
崑山科大攜6校高中職推「3+2新五專」 培育台積電供應鏈人才
(7 小時前) -
紀念九三軍人節 新竹榮家長輩齊聚共憶軍旅榮光
(7 小時前) -
2025/09/03 空氣品質說明(22:00)
(7 小時前) -
回娘家被酸占資源!婆家也罵「不孝媳婦」 人妻秒斷金援意外換來自在生活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