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蔬食日促縣市校餐納低碳植物蛋白 推動 2050 淨零目標

【互傳媒/記者 蕭任峰/台中 報導】11 月 25 日是世界蔬食日,面對全球急迫的減碳挑戰 ,立法委員陳昭姿、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前立法委員陳椒華、台灣永續飲食轉型智庫協會理事長張祐銓、及週一無肉日平台秘書長張家珮等代表,今日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全台各縣市應比照臺中市與臺南市,訂定《學校午餐自治條例》,並增訂推廣「低碳植物性蛋白」條款 ,從校園餐桌落實國家 2050 淨零排放目標。
立法委員陳昭姿開場表示:「在迫切的減碳時刻,校園午餐是最具示範性的教育場域。我們呼籲各縣市議會及黨團正視氣候危機,將已被驗證有效的減碳飲食政策法制化,為下一代打造更具韌性的永續未來。」她強調,行動若能由校園率先帶動,社會影響將更為深遠。

▲陳昭姿委員呼籲各縣市修法,將低碳植物性蛋白納入校園午餐。(圖/台灣永續飲食轉型智庫提供)
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指出,推動校園低碳飲食「於法有據」,完全契合國家三大法案精神。她說:「《氣候變遷因應法》明訂 2050 淨零與低碳飲食,《食農教育法》強化飲食、環境與農業連結,《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要求建構健康飲食支持環境並推動教育。把植物性蛋白導入自治條例,正是中央規範在地方的具體實踐。」

▲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指出校園低碳飲食「於法有據」,符合國家淨零方向。(圖/台灣永續飲食轉型智庫提供)
台灣永續飲食轉型智庫理事長張祐銓則強調,立法是政策落實的關鍵。他表示:「根據 2020 年的全國週一無肉日調查,全國實施成效最佳的縣市就是臺中市與臺南市,實施比例均超過九成。這絕非偶然,因兩地的《學校午餐自治條例》中,皆明文規定:『為建立及落實環境保護意識,學校應配合推行每周一日蔬食餐,並實施飲食教育』。證明『入法』是確保執行力的關鍵機制。」
張祐銓再表示,後續也將擇日拜訪各黨縣市長候選人,邀請他們當選後訂定或修訂《學校午餐自治條例》,推動以低碳植物性蛋白食材為主之餐食,並融入飲食教育。
週一無肉日秘書長張家珮進一步說明增訂條款的急迫性:「我們主張各縣市除了修訂《學校午餐自治條例》之外,應新增第六條之一:『為提升學校午餐之安全與營養多元,並配合 2050 淨零生活轉型,學校應逐步導入以低碳植物性蛋白食材為主之餐食,並融入飲食教育。』」她補充,台灣兒童及青少年中,平均每 3 位就有 1 位有過重或肥胖問題,導入多元植物性蛋白是改善失衡營養的關鍵。
同時,食藥署今年(2025)也在最新食安公告中指出,高風險動物性食材在供應鏈管理上仍存在監管挑戰,必須加強來源查驗;近年國際間非洲豬瘟等動物疫病持續升溫,也提高了肉品輸入與加工環節的不確定性。更不用說,氣候變遷的衝擊已來到家門口。近年鳳凰、凱米等颱風的極端災情再次提醒我們,校園更需以「低碳、健康、教育」三者並進的方式應對。
記者會最後,陳昭姿委員總結:「在校園午餐中推動低碳植物性蛋白,是兼顧學生健康、糧食安全與氣候行動的『三贏』策略。」與會團體共同呼籲,全台各縣市議會之各黨團不分黨派支持,讓各地《學校午餐自治條例》比照臺中、臺南的作法,明文納入「每週一日蔬食」及「逐步導入低碳植物性蛋白」之條款,為下一代打造更健康、更永續的未來。
最新社會新聞
-
-
1.25 兆國防特別預算:衝擊台灣民主、財政與國防的「黑箱預算」?
(1 小時前) -
議員關心南星計畫土方暫置場 陳其邁:嚴格規劃交通 與環境維護措施
(2 小時前) -
大型演唱會持續帶動觀光熱潮,六合夜市攤商人潮活絡、帶動當地商機
(2 小時前) -
2025毛豆文化祭「魔豆傳奇」 12/6高雄圓山綠金尋寶趣
(9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