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7° / 20° )
氣象
2025-11-16 | ENews新聞網

當孩子把問題丟給AI,誰來教他思考?中央大學教授曝閱讀革命關鍵

在人工智慧(AI)迅速發展的時代,如何培養學生的原創思維成為教育界的重要課題。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講座教授陳德懷,早在40年前便開始探索AI與教育的結合,如今他強調,應對未來複雜世界的關鍵在於閱讀。



當孩子把問題丟給AI,誰來教他思考?中央大學教授曝閱讀革命關鍵


▲ 如何培養「原創思維」?中央大學教授:關鍵在於巨量閱讀。(圖/教育部)



早期的AI教育探索


1988年,當大多數人對人工智慧仍感到陌生時,陳德懷在博士論文中提出了「智慧學習同伴」的概念,構想利用AI模擬學習同伴來輔助學生學習。1989年,他來到臺灣任教,並在第一年便開發了專為網路學習設計的系統。2000年,他領導的研究團隊建構了網路學習城市「亞卓市」,吸引了150萬名用戶,為臺灣數位學習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科技與教育的融合


隨著網路學習技術的成熟,陳德懷開始關注學校現場的教學實踐。他認為,科技只是輔助工具,真正的學習關鍵在於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好奇心成為持續學習的驅動力。2009年,他發起了「明日閱讀」計畫,推動晨讀運動,目前已有超過2,000所學校參與。



當孩子把問題丟給AI,誰來教他思考?中央大學教授曝閱讀革命關鍵


▲ 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講座教授陳德懷參與教育學術會議,鼓勵學生巨量閱讀。(圖/教育部)



興趣驅動的學習理論


結合多年實驗與觀察,陳德懷與23位亞洲學者共同提出「興趣驅動創造者理論」,指出學習過程由創造、興趣和習慣三個概念組成。他認為,若創造活動能激發學生興趣,並將這種知識創造反覆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興趣驅動的創造就會成為習慣。



AI時代的閱讀挑戰


隨著ChatGPT等AI技術的出現,陳德懷40年前的「智慧學習同伴」概念接近實現。然而,他也坦言,如何讓學生適當使用AI仍是一個難題。在AI能迅速提供答案的時代,培養學生的原創思維變得更加重要。學生要具備原創性,要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把知識部分交給AI處理,自己也要保有掌控與判斷能力。



推動「家校合作閱讀」計畫


目前,陳德懷正在推動「家校合作閱讀」計畫,將「晨讀運動」提升為「閱讀習慣運動」,希望孩子每天能夠有一小時的閱讀時間,其中包括學校的半小時與家庭的半小時。他鼓勵家長親自參與孩子的閱讀活動,藉此建立孩子的閱讀習慣,最終實現「巨量閱讀」。



精心設計的閱讀地圖


在選書方面,陳德懷設計了涵蓋故事小說、人文社會、科學技術三大領域的閱讀地圖。他特別指出,故事小說對人格發展至關重要,許多生命的典範都在其中。陳德懷認為,改變與影響並非一蹴而就,他表示:「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不到也沒關係。我可以寫論文、發表文章,甚至請人幫我推廣理念,這些都是對社會的貢獻!」


陳德懷教授的教育願景不僅是對AI時代的應對策略,更是對未來教育方向的深刻思考。他的努力不僅在於技術的創新,更在於如何通過閱讀和興趣激發,培養出具備原創思維的下一代。

更多eNews報導
「孫生離世,我也會離世」網紅DK道歉關機 坦言:聖母病發作
18億Gmail用戶注意!Google發布紅色警報:接到「1類電話」立即掛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