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19° / 17° )
氣象
2025-11-25 | 今傳媒

高市議會召開公聽會:濫砍濫倒的高風險區域要加強稽查與列管


高市議會召開公聽會:濫砍濫倒的高風險區域要加強稽查與列管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近期發現美濃農地被挖成宛如「大峽谷」讓市民震驚,廢棄物傾倒案場在被揭露後,也暴露制度破洞,高雄市議會於今(25)日舉辦「美濃大峽谷案外案——土地濫墾,廢棄物、營建剩餘土石方處理透明化・杜絕非法傾倒」公聽會,由陳美雅議員主持,陳麗珍議員列席,會中陳美雅議員強調強化科技監測與衛星預警,稽查速度、頻率、人力要強化,對於濫砍濫倒的高風險區域要加強列管。


陳美雅議員表示,從「農地變大峽谷」看見制度漏洞,多處農地與地景因此遭到嚴重破壞,復原期動輒以年計算,甚至可能無法恢復原貌。這些事件都並非偶發,而是高雄多年來「廢棄物流向不明、堆置管理鬆散、稽查資訊不透明」的系統性問題。我們希望案場資料完全透明化、跨局處責任講清楚及提出可立即啟動的杜絕策略。


陳麗珍議員也提到,美濃大峽谷事件市府該如何處理,未來相關罰則將如何訂定都需要審慎評估;再者營建土石方的去處,以及土石的運送的管制,同時也讓要進行營建工程的業者有所遵循。


環保局副局長黃世宏表示,未來會成立稽查大隊,會增加人力至164人,另在提高違規成本的部分,環境部已著手修法,將提高罰金,以遏止濫倒行為。


水利局科長廖杰睿表示,目前大樹統領等兩處有亂傾倒營建土石方事情,以違規堆置土方違反水土保持法裁罰,移送地檢。


農業局副局長梁銘憲表示,我們根據內政部國土利用監測計畫的網站,每個點都有紀錄和追蹤,也有無人機進行空拍掌握事證。另向中央反映,對於違反規定的地主加徵五年期的地價稅,提高違規成本。


經發局副局長陳怡良則表示,今年向中央建議《土石採取法》應提高罰鍰,沒入機具並增訂刑事罰,加強遏阻效果保護地方。


地政局副局長吳宗明亦表示,根據內政部國土利用監測整合資訊網進行監測和地貌對比,若有發現變異部分會通知地方政府。


而經陳美雅議員質詢後,目前地政局移送違規案件已確定有八件。


工務局建管處副處長謝志昌表示,為了加強營建剩餘土石方的管理,這個會期提送營建剩餘土石方方案、地方營建土方管理自治條例的修正,希望全流向的管理,要求運送土石方車輛加裝GPS、違規罰則加重,希望實踐源頭控管。目前最後去化處理場所開放南星計畫供公共工程和民件工程暫時使用,土資場分類後的土方亦可申請使用。


陳美雅議員指出,就現有法令上載運車輛僅以「應」裝設GPS,此未具強制規定,亦無罰則,是現行法令的缺漏。他提出建管處應要求業者提供運送土石方車牌號碼和裝設GPS的資料進行審核,以利市府管理。


市府各單位以衛星航照圖來判定地貌變異點,採行稽查等工作,陳美雅議員則針對目前美濃區有八處天坑的現況,質疑科技無沒掌握?為何過去未發現,究竟問題出現在哪?他強調,濫砍濫挖長期被忽視縱放,假回填真掩埋,要求高風險區域要列管,市府務必加強熱點稽查、夜間取締、科技監控,若有嚴重違規情事,該撤照就撤照。她也再三強調,土地破壞回不來,高雄土地我們要好好守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