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雅主持公聽會 關心少子化下的托育與幼兒照顧補助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高雄市議會今(26)日下午由陳美雅議員主持「少子化下的托育與幼兒照顧補助—年輕家庭的生養壓力,政府如何接住?」公聽會。會中邀請了政府社會局、教育局、衛生局等單位,以及專家學者、教保協會代表與家長團體共同與會。
陳美雅於會中強烈呼籲,政府必須正視少子化已是國安危機,現行「看得到、吃不到」的托育補助與資源不足,已讓年輕家庭在生養路上「望生卻步」,她要求市府提出具體、可執行的改善計畫,將高雄打造成真正的「育兒友善城市」。
陳美雅指出,台灣已進入超低生育率社會,生養孩子已從家庭願景變成青年不敢實踐的沉重負擔。她將年輕家庭面臨的核心壓力歸納為四大面向,並以此要求市府單位提出對應的解方:
一、資源是否足夠?
「公托名額稀少,中籤率低到像中樂透。」陳美雅強調,尤其在旗津、鹽埕、部分山區等地區,公托資源明顯稀缺,即便在人口密集區也仍「一位難求」。她要求市府應加速擴大公共化托育量能,提升教保、托育人員薪資,並確保資源的區域平衡,讓每個行政區的家長都能獲得平等的托育機會。
二、補助是否到位?
陳美雅表示,許多雙薪家庭的家長心聲是:「一個孩子的托育費用,幾乎等於一份薪水。」現有的育兒津貼或托育補助雖然立意良善,但面對高昂的私立托育收費,仍是杯水車薪。她主張應檢討補助金額的合理性,讓托育補助能更普及發放,保障每位孩童平等享有政府照顧的權利。
三、時間是否彈性?
常見的公托與公幼收托時間,難以符合雙薪家庭的上、下班需求。陳美雅建議,市府應提供符合家長工時的彈性課後延托服務,甚至是夜間、假日的臨時托育服務,並鼓勵企業設立「職場互助教保中心」,讓父母可以安心就業,不用再為接送時間而犧牲職涯。
四、服務是否便利?
陳美雅批評,部分補助的申請流程複雜、行政門檻高,讓疲於奔命的家長望之卻步。她要求政府應建立單一資訊窗口,跨局處整合各項育兒補助資訊,讓家長能「一次搞定」所有申請,真正達到服務便利化的目標。
陳美雅強調,本次公聽會的目的是要從根本檢視政府的支援體系是否失靈。她呼籲市府各局處應將公聽會上各方的寶貴建議與真實困境視為政策改革的起點,承諾將持續追蹤並要求市府提出具體、可執行的改善時間表,讓「生育」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最新生活新聞
-
2025/11/26 空氣品質說明(22:00)
(6 小時前) -
西拉雅風管處歡慶20週年 成果展覽開展 邀遊客一同回顧成長 面向未來
(6 小時前) -
台南市議員陳怡珍質詢市府多項民生議題
(7 小時前) -
臺南市政府勞工局委辦身心障洗車班歡喜結訓高呼洗出專業光彩 還你亮麗新車感
(7 小時前) -
上期發票大獎「還有9張沒領」! 財政部提醒:用戶忘做「1設定」小心獎金全充公
(7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