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薪」氣象!持續成長轉型的8種獲利產業有哪些?
![2025年「薪」氣象!持續成長轉型的8種獲利產業有哪些?](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living/foodnext/20250212/73933028265086286009.jpg)
除舊佈新,不少人希望新的一年,能在工作上有更進一步的發揮,薪資收入或是自己創業的業績,都能有不錯的表現。根據我2024年協助的產業,以及『獲利新時代:打造引領潮流的產業創新思路』、『創新好商機:強化品牌優勢的未來獲利策略』所分析的業種業態,有不少都在持續轉型與成長。
趕在農曆新年前,我特別訪問並調查了超過50位的創業家及企業高階主管,並結合2024年有特殊表現,整理了8種有機會更上一層樓的獲利產業,也能夠讓從業者的「薪」情更好。另外不少業者也在因應整體市場的轉型,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大,也是發揮專業的好機會。
一、電子商務
隨著統一集團收購不同的電商系統後,透過線上線下整合策略,提供消費者更流暢的體驗,也讓合作的供應商有更多銷售的機會。另外蝦皮也在優化對上架廠商的服務,電商平台運用人工智慧分析消費者行為,提供上架的廠商更多的工具,經由合適的商品推薦,提升顧客滿意度與轉換率。
電商的媒體廣宣工具與生成式AI的結合,可協助小賣家們可以在節省人力成本的情況下,多平台上精準投放廣告,提升品牌曝光率與消費者黏著度,並創造額外收入來源。不過外資電商如韓國的酷澎(Coupang)在市場的持續成長,以及本土零售商積極建立線上商城,電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投入在當中的賣家品牌需強化自身的競爭力。
二、 「薪」媒體銷售方式
短影音導購成為新興趨勢,這反映了消費者購物行為的重大轉變,從文字說明轉向觀看影片體驗,甚至連農會都投入了短影音行銷。根據統計台灣直播電商成交金額超過450億元,直播帶貨市場將進一步擴大,成為電商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者尋求娛樂性強的購物體驗,越來越多品牌與知名直播主合作,進行產品推廣和銷售。
團購市場正經歷顯著變化,社群平台在推動團購市場扮演了重要角色,個人創業者和品牌電商積極運用品牌官網、Facebook、LINE等多元行銷管道,提升曝光度和銷售量。透過社群內容的創作,吸引消費者參與團購,並建立穩定的客戶群。透過精準分析消費者特性,選擇合適的KOL進行合作,有助於提升團購活動的銷售效果,並擴大品牌影響力。
三、百貨公司、購物中心與Outlet
M型化發展導致消費者對體驗的需求提升,尤其是連鎖高級百貨的客群中,銀髮族市場潛力大,老年人口占比達持續升高,百貨公司需調整商品組合和服務,滿足銀髮族的需求,進駐的品牌也必須適度跟上,提供合適的產品及服務。
2025年,台灣將迎來多家大型購物中心的開幕,進一步激化市場競爭,如在南港開設第二座LaLaport購物中心。為吸引消費者,購物中心朝向多元化的消費體驗發展,結合購物、餐飲、娛樂和休閒等元素,打造一站式的綜合體驗空間。
台灣的Outlet市場預計在未來5年內,總產值將達到500億元,如華泰名品城計劃在嘉義投資,新開設的Outlet商場引進了多樣化的品牌和業態,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例林口三井Outlet引進潮流玩具泡泡瑪特等品牌,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購物體驗。
四、藥妝店
2023年全台藥局數量達到約1.58萬家,超越四大超商的總店數約1.33萬家,但美妝藥局零售業規模成長達2,305.0億元。隨著高度競爭與從業人力不足,部分社區型獨立藥局面臨經營壓力,但是大型連鎖藥局如大樹、佑全、丁丁藥局等則更積極擴展版圖。對供應商來說,藥妝店針對高齡者市場,會增加相關產品品項,如高齡醫美保養品和日用商品,滿足銀髮族的需求,也是必須把握的商機。
以美妝為主的屈臣氏、康是美,面對市場競爭,採取商圈差異化策略,部分一級商圈推出旗艦店,滿足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提供一站式購物體驗。藥妝店開始提供更多針對男性的專屬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並積極推動數位化轉型,導入增強現實(AR)試妝和人工智能(AI)護膚分析等技術,提升消費者體驗。
五、家具家飾及五金店
隨著消費者對居家風格的重視,受到住宅空間日益縮小,小宅化趨勢明顯,消費者更希望根據自身需求和品味來購買。業者需調整產品設計,推出適合小空間的多功能、收納型家具,以滿足市場需求。家具汰舊換新需求影響仍然強勁,同時二手家具市場成了新機會,反映了消費者對環保和經濟實惠的重視,顯示消費者對家具的購買,有了更多的環保意識。
消費者需求轉向價格透明的連鎖五金用品店,如振宇五金計劃於2025年達成全台門市持續的目標,並於年底啟用智慧倉儲,以提升供應鏈效率。寶雅導入寶家五金用品專區,全聯則推出五金生活用品專區,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也因此有風格的供應商及品牌,也有更多的發揮空間與銷售機會。
六、書店及玩具店
博客來於2025年在台北信義區開設首家實體書店,這象徵著線上書店進軍實體零售市場的代表,也是文化產業的銷售機會。在實體店拓展、主題活動多元化、跨界合作,以及閱讀趨勢轉變等方面也必須更加掌握。書店正朝向創意與設計導向發展,尤其以文具的產品線日益多元,包括手帳、桌曆、藝術用品等,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野獸國」成為全台首家專注於IP授權商品開發的上市櫃公司,2024年全年營收達13.41億元。台灣公仔設計產業積極與知名人物和品牌進行跨界合作,推出限量公仔,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關注度,如黃仁勳獲領頭羊公仔吸引各界矚目。潮流玩具店與設計師公仔透過提供差異化產品,滿足消費者對獨特產品的渴望。
七、婚慶產業
業者積極進行跨業整合,建立婚慶產業生態鏈,提供一站式服務,滿足新人多元需求。婚紗店發展線上諮詢、預約和試穿服務,提升便利性,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年輕世代對於婚慶珠寶的選擇愈加重視永續與環保,如培育鑽石因其友善開採和低碳足跡的特性,逐漸受到青睞。婚慶飾品的需求愈加多元,偏好具有個性化設計的飾品,如訂製姓名刻字的結婚戒指,或動漫IP的飾品,滿足新人對獨特性的追求。
越來越多新人選擇具有戶外證婚或宴客功能的場地,如泳池、溫室、歐式花園等,滿足對自然元素的偏好,婚禮流程更重視新人與賓客的互動,推出客制化儀式增添紀念意義。隨著數位化進程的加速,婚宴會館積極引入先進的視聽設備,和數位化服務提升場地的AR應用,滿足現代新人對科技的需求。
八、寵物相關產業
寵物消費市場規模達到2,793億元,寵物用品電商透過多管道銷售策略,在電商業績成長顯著。零售通路積極布局寵物商品,積極擴展寵物商品專區,如三商家購旗下的美廉社計劃在全台門市導入寵物專屬貨架,提供多樣化的寵物用品。便利商店也紛紛設立寵物專區,滿足消費者的即時購買需求,如OK便利商店過去3年寵物商品銷售平均成長表現亮眼。
寵物餐廳持續成長,飼主對於寵物照護觀念的提升,以及不能養寵物但想要感受與寵物互動的機會,尤其是異寵餐廳更有話題,但必須更符合法律相關規範才能長久營業。餐廳設計打造舒適的用餐環境,並提供與寵物互動的桌邊道具,提升顧客體驗感受,為滿足不同的需求,餐廳提供多樣化的菜單,包括咖啡茶飲、早午餐、義式料理和日式料理等。
【本文獲王福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蛇年”薪”氣象, 2025年持續成長轉型的八種獲利產業》】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藥妝店也以平價食品搶商機?一張圖看懂「藥妝藥局和美妝雜貨」產業現況與未來趨勢!
▶寵物餐廳搶商機卻多數不合法?虐待事件頻傳 該如何加強管理?
▶電商正式成為台灣最大綜合零售通路!一張圖帶你了解未來零售與電商產業地殼變動!
最新生活新聞
-
-
嘉義今早傳轟隆聲!在地人驚呼「窗戶要震破了」巨響真相曝
(23 分鐘前) -
台大、成大兩教授「撞小三」 學校回應
(26 分鐘前) -
濫倒爐碴28萬噸未清 環團控南市府圖利
(34 分鐘前) -
單純脂肪肝對B肝有保護力?台大醫院研究揭意外發現
(3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