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習藝、美國經營的國際化基礎 麵屋竈從季節限定測試消費市場以多品牌個性店拓展拉麵版圖!

採訪=林玉婷
撰文=鐘玉霞
曾在世界上最大的拉麵盛會「東京拉麵展」上四度榮獲第一名的日本秋田拉麵名店「錦拉麵」學習經營SOP,並成為其美國加州直營海外分店「MENYA ULTRA(2021年獲米其林餐盤推薦)」的專業經理人,深刻理解日本拉麵文化的拉麵職人遲明倫,繼主打濃厚豚骨湯頭、蝦湯的一號店高雄沾麵名店「らーめん壱(Ramen Ichi)」之後,二號店「麵屋竈(Menya kama,竈音同灶)」主打高雄少見的濃厚海老系湯頭,獲「南部最強蝦湯」之稱,相同的是皆重視麵體口感,強調咬勁適中,咀嚼時具彈牙的「齒切感」。遲明倫持續推陳出新,以多元風味特色職人個性店,作為展店策略,不斷探索並創造市場機會。
以濃厚海老系湯頭為主打的「麵屋竈」,有如船型的店型外觀呼應海鮮風味的拉麵特色。(童伯祥攝)
從早期強調正宗日本風味,至今日店家百花齊放,越來越多個性拉麵店嶄露頭角。麵屋竈以大量蝦頭熬煮濃郁扎實蝦香蝦湯,滑順圓潤湯頭佐炭烤叉燒肉片、彈Q麵體,多層次飽滿美味深受好評。在麵屋竈,自助點餐機結帳後,4人座客人還可享受由可愛機器貓穿梭店內的送餐服務。
麵屋竈引入自動化點餐與送餐設備,並設置自助區,顧客可自行加湯和加熱沾麵湯汁,減少外場服務人力。(童伯祥攝)
日美學習拉麵店經營SOP:如何在快節奏高效率服務流程中保持高品質
遲明倫成功大學研究所畢業、曾任職工程師,想換個跑道而赴美念語言學校,結識日本秋田縣大館市「錦拉麵」的日本友人,當時「錦拉麵」想在美國加州展店,需要1名管理人才,他因此加入了美國拉麵分店計劃,一句日文都不會說就飛往秋田本店學習。
遲明倫回憶,錦拉麵經營風格偏向中華傳統拉麵,帶有昭和時代家庭式料理氣氛。在秋田長達1年半的培訓期間,遲明倫從外場工作開始學習,包括收桌、洗碗和招待客人,訓練手腳反應,接著進入內場備料和出菜,學習如何穿插煮不同種類拉麵和快速出餐。「日本拉麵文化中,客人習慣快速用餐,藉此保持麵的美味,也讓後面的客人能夠入座。因此,日本拉麵店重視快節奏及高效率,需要手腳與思路邏輯快速反應。」日本培訓約1年半後前往美國投入管理職,將美國分店從零開始營運了1年後,2018年回台,經過1年籌備,於2019年開設了以豚骨湯頭,及帶有濃郁豚骨魚介湯頭沾麵為主打的らーめん壱,並於2022年創立二號店麵屋竈。
他在日本秋田學到紮實的拉麵店經營及廚房作業SOP,深刻理解規模化生產100碗和單1碗的拉麵製作,有不同考量。他也將「如何在規模化之下維持拉麵高品質」的SOP精神應用於創業。透過點餐機、機器人送餐節省人力,遲明倫說:「我認為拉麵店的服務要素是快速應對和笑容,無論らーめん壱或麵屋竈,店內都是4個人力配置,分別是主廚、副手、出餐、收桌洗碗人員。」
他回想美國分店的海外經驗,販售豚骨湯和雞白湯風味拉麵,因應美國人用餐習慣提供side menu,因為美國骨頭和肉類價格相對較便宜,因而有較高利潤。海外經驗成為遲明倫的創業養分,深刻認識到市場的多樣性與變化性,於創業後能更靈活應對市場需求。
因地制宜找出更適合台灣人、卻又保有經典核心的日式拉麵風味
創立らーめん壱前,遲明倫專注研究拉麵製作技術和市場需求。對比台灣和日本的拉麵文化,他觀察到台灣人較注重肉片的份量與口感,而日本人則追求麵、湯、醬底、肉片的整體平衡。
談及對於拉麵麵條的要求,遲明倫說:「除了香味,還要有口感和硬度。台灣人偏好脆口、有『齒切感』的拉麵麵條,但是口感較硬的麵條,不應該是透過減少煮麵時間,而是麵條本身須耐煮耐泡,若是為了維持硬度沒有將麵煮熟,可能引起腸胃不適。」
在日本,拉麵店湯頭製作分成兩派,一派使用高溫高壓的大型壓力鍋製作豚骨高湯,加速製程,另一派則是傳統方式長時間熬湯。らーめん壱與麵屋竈採用傳統方式,他表示:「傳統熬湯方式有更大彈性,可隨時加入各種食材調整湯頭風味,讓味道更豐富。」
個性化職人品牌,季節限定與創新口味靈活應對競爭
遲明倫認為,日本拉麵派系繁多,然而,現代餐飲業已不太強調派系分別,只要提供美味料理,就能獲得消費者青睞。
2019年開設らーめん壱,特色為濃厚豚骨湯頭及使用全粒粉麵條。全粒粉麵條是在麵條製作中加入稻穀外殼,提升營養價值,這在當時台灣的拉麵市場中相對罕見。麵屋竈以蝦湯為主,這個元素在南部拉麵界相對也較少見,緣起於在一號店らーめん壱,於2021年推出蝦限定沾麵、拉麵大受歡迎,這啟發了遲明倫將蝦湯獨立成為二號店主打特色,此外,麵屋竈的藍起士北極味噌拉麵和海老拉麵,也都曾是らーめん壱的限定商品,而後成為麵屋竈的定番商品。
遲明倫認為推出限定口味能推動自己的研發動能,「藍起士北極味噌拉麵」,原是らーめん壱的限定,後成為麵屋竈的定番。(童伯祥攝)
而麵屋竈也不定期推出季節或特殊限定拉麵,如魚介醬油拉麵、鱸魚沾麵、淡麗系湯頭鹽味干貝雞清湯、日本流行的昆布水沾麵等,滿足客人味覺體驗。推出限量限定口味讓老客人感到新鮮,增加回頭率,同時吸引新客戶,這也是推動持續成長和進步的一種方式。不過他也認為:「推陳出新變化口味時,需考慮自身的營運流程,如何在不影響流程下進行,這也是一種挑戰,有時甚至比創作本身更為困難。」
麵屋竈2024年新年限定的鹽味干貝雞清湯。(童伯祥攝)
參與台拉祭活動台日交流,持續學習與創新
不斷學習碰撞新火花,是品牌永續經營的關鍵,遲明倫積極參與以提升台灣拉麵產業為初衷的「台灣拉麵祭」活動,作為台灣拉麵店合作品牌之一,2023年與台北拉麵名店旨燕合作,推出深具台灣南部海島地方特色的「Home・澎湖蛸濃厚煮干(日文蛸是指章魚,煮干是小魚干)」期間限定拉麵,麵屋竈提供沾麵版本,旨燕提供湯麵版本。料理靈感緣起於遲明倫兒時生活在澎湖,取曬乾後再泡發的澎湖章魚(石鮔)乾,與豬肉煮出澎湖爌肉的家鄉美味。而2024年台灣拉麵祭推出「日本大師邀請場」,邀約日本拉麵名店來台客座交流,他也積極參與,精益求精更豐富多元的拉麵料理技術。
遲明倫習藝的「錦拉麵」屬於偏中華料理的拉麵店,故將炒飯品項列入菜單中。(童伯祥攝)
內部創業,員工參與經營的動力機制與留才模式
遲明倫的拉麵事業版圖,發展方向並非品牌連鎖化,而是以不同品牌特色的展店為主。一號店、二號店分別主打豚骨湯、蝦湯,三號店預計主力放在雞白湯或雞清湯。
「三號店將採用內部創業方式,讓員工參與經營,分享創業利潤。」遲明倫認為,員工在公司原有品牌基礎、展店經驗與資金挹注下,創立新的事業體,可承擔較小的創業風險,而他透過內部創業方式,也可激勵員工更強的工作內在動力,留住優秀人才與吸引更多夥伴,促進事業版圖的長期發展。
面對日本知名連鎖拉麵品牌進軍台灣、台灣連鎖品牌展店,及各式特色個人店相繼開店,遲明倫說:「我們樂見競爭,它能夠推動我們不斷進步。相較於大型連鎖拉麵店,我們屬於個人店,更注重個性風格和精緻化,也將持續透過不斷創新和品質提升,保持競爭力,以獨具個性的品牌特色擄獲更多消費者的喜愛。」
麵屋竈Menya kama
成立年:2022年
家數:1家
2023年營收:約1千萬元
平均客單價:240元
特色餐點:濃厚海老沾麵、叉燒豚骨醬油拉麵、碳烤叉燒炒飯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辛亥路100號
【本文出自食力Vol.34季刊《從日本原裝到台灣製造 新國民美食全台破千家!一碗幹掉牛肉麵、陽春麵的日式拉麵》】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台灣日式拉麵教父】叉燒花瓣擺盤始祖 破40家拉麵品牌都跟他有關!鷹流拉麵把日本味帶到台灣 播下開枝散葉的創業種子
▶【台灣最大拉麵麵條製造廠】高度客製化還能天天新鮮現做!立成製麵手握400個拉麵客戶 從新創到國際品牌都愛用
▶連鎖加盟體系搶進拉麵市場 對人均消費次數和金額產生什麼變化?
最新生活新聞
-
成大醫郭郁欣醫師參與無國界醫生 見證阿富汗醫療困境
(13 分鐘前) -
嘉大與日本中京大學以球會友重現KANO風華 嘉大首賽勝
(16 分鐘前) -
女孩特展席捲台中 台灣女孩大行動巡迴11站打卡抽好禮
(18 分鐘前) -
越南《開棺》首映紅毯台北登場 導演演員與粉絲近距離互動
(25 分鐘前) -
日本出水市代表團赴雲嘉南體驗鳥類生態之美
(3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