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6 | 食力foodNEXT

用古早味鵝油突圍乾拌麵紅海!大拙匠人如何打造差異化更成功出海美國好市多?

用古早味鵝油突圍乾拌麵紅海!大拙匠人如何打造差異化更成功出海美國好市多?

採訪・撰文=林玉婷

「大家都說乾拌麵是紅海,這幾年很多名人都進來做品牌,但也正是因為這麼競爭,我們才有興趣挑戰。」大拙匠人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林志松笑著回憶。原本在IBM、MSI等企業工作的他,曾在中國從事商場與餐飲業,也有豐富的創投經驗,疫情期間舉家返台,與三位朋友成立讀書會。沒想到讀著讀著,他們決定做一場「社會實驗」:「我們這群非食品背景的人,能不能從零做出一款受市場喜愛的產品?」有朋友是美食老饕,一提議做乾拌麵,大家立刻點頭,4位共同創辦人雖無食品背景,卻靠著市場調查、風味測試與不怕厚臉皮請益的精神,走出一條不同的拌麵之路。

為什麼把品牌命名為「大拙匠人」?

品牌名稱靈感來自《老子》哲學:「大巧若拙」。「我們都不是食品人,進來這行業就是空杯學習。『大拙』是對自己的提醒,要謙卑;『匠人』則代表對品質與細節的堅持。」林志松表示,他們不是想做「最潮」的乾拌麵,而是想做出一款真正代表台灣日常飲食記憶,又能站上國際市場的風味產品。

一包麵三包配料醬包 從紅蔥香和鵝油找到大拙匠人「味道的根」

為了找到市場切入點,他們將市售乾拌麵全數購入試吃,發現蔥油、椒麻、麻醬與麻油為四大主流口味。「我們不是食品科班出身,就用最土法煉鋼的方法做市場調查。」

大拙匠人的第一款產品「鵝油金蔥拌麵」源自傳統市場的一場偶遇。一位老阿伯推薦他們用鵝油炸紅蔥,團隊試炸後驚為天人──香氣迷人、層次豐富,瞬間勾起了許多台灣人記憶中的熟悉感。「很多人吃了我們的麵,都說那味道像阿嬤家的菜香,」林志松說。

為了做出完美比例,他們把市面上的醬油全買回來,混搭鵝油、紅蔥頭,以高中化學實驗的態度調整比例。「我們不是食品背景,所以只好用『吃到懂』的方式學。」林志松笑說。

「鵝油金蔥拌麵」每一包麵有三個醬包,鵝油紅蔥、風味醬油與酥炸紅蔥酥,一層層堆疊出香氣與口感,「這些看似多餘,其實都是為了讓口感更完整,讓味道有記憶點。」

包裝設計也避開乾拌麵市場主流的紅黃配色,而以極簡白底與一勺鵝油油滴作為視覺焦點、創造記憶點。「你在貨架上只有一秒能吸引目光,要與眾不同才能活下來。」


用古早味鵝油突圍乾拌麵紅海!大拙匠人如何打造差異化更成功出海美國好市多?

大拙匠人以「鵝油」作為味道記憶點,包裝設計走極簡風格,在乾拌麵市場中開拓新路。(圖片來源:大拙匠人官方臉書粉絲專頁)

研發3年做出差異化的「擔擔麵」 更開發出全球第一款「素鵝油」拌麵

在競爭激烈的乾拌麵市場,要脫穎而出不是靠噱頭,而是靠風味上的辨識度。大拙匠人光是一款擔擔麵就花了3年研發,就是希望每個產品都能代表品牌價值觀。

「市面上的擔擔麵已經很多,我們一定要做出自己的語言,才有資格推出。」林志松回憶,他們花了3年時間,只為調整花椒香氣與麻醬濃稠度的黃金比例。「麻醬的香,不只是濃,還要能配合辣度跳出層次。我們希望消費者一吃就能說出:這是大拙匠人的擔擔麵。」

2023年,大拙匠人與植物油脂新創Lypid合作,開發全球第一款植物性「鵝香金蔥拌麵」。「我們一開始想把鵝油麵賣進美國,才發現動物性油脂無法進口,」林志松說。「那就從植物油著手吧!」他們主動找上Lypid,在食品展一拍即合,歷時1年,開發出連美國通路試吃都以為是滷肉拌麵的風味產品。這款植物基乾拌麵成為打入美國市場的關鍵。「用植物油重新演繹台灣風味,還能符合出口規範,這就是創新的意義。」林志松表示。


用古早味鵝油突圍乾拌麵紅海!大拙匠人如何打造差異化更成功出海美國好市多?

大拙匠人與Lypid合作研發「植物鵝油滷肉拌麵」,帶有鵝油濃郁香氣的植物油脂、油潤五花肉口感的植物滷肉在2023世界植物基食品展(Plant Based World Expo)初登場即獲得好評。(圖片來源:YAM報導)

從零開始開拓通路 如何賣到上架美國Costco?

「剛開始我們只靠自己臉書、LINE群組銷售,賣得非常慢,」林志松說。直到參加食品展,被超市採購相中試吃後,「他們說從沒吃過這樣的味道,就決定上架。」目前,大拙匠人已打入全聯、家樂福、Costco、City Super、寶雅等大型通路,銷售比重實體佔8成,電商2成。「我們選擇通路策略,是因為希望產品能被現場體驗,味道是我們最強的行銷。」

而打進美國市場的過程,大拙匠人走得精準又踏實。首先面臨的挑戰,是鵝油等動物性原料無法出口。為此,他們與新創Lypid合作使用植物性油脂開發出「植物鵝香金蔥拌麵」,讓產品符合素食與出口條件,這款產品目前正成為大拙匠人進軍海外的重要突破口。

「進軍Costco就像寫論文」林志松笑說,在向美國Costco提案時,他們研究賣場動線、商品結構、價格帶,甚至研究Costco的財報,從會員行為倒推到商品策略。「Costco喜歡CP值高、讓人有挖寶感的產品,我們就設計出既簡單又有故事的商品提案。」分析其品類缺口與陳列策略。「你要站在對方角度思考,他們要的是什麼?缺的是什麼?你能補上哪一塊?」

因應通路與消費者敲碗 從拌麵延伸出多元產品線

隨著第一款麵熱銷,消費者與通路都主動敲碗:「有沒有其他口味?可以單買鵝油醬嗎?可以出麻辣鴨血或牛肉麵嗎?」林志松回應:「我們不是為了多做產品而開發,而是從生活中找風味延伸的邏輯。」於是,「匠之味」醬料系列、冷凍湯品、常溫調理包、甚至休閒零食、動力火車聯名的「動力火鍋」系列陸續推出。這些產品不只回應消費者需求,也讓「台灣味」變得更容易被看見、被攜帶。


用古早味鵝油突圍乾拌麵紅海!大拙匠人如何打造差異化更成功出海美國好市多?


用古早味鵝油突圍乾拌麵紅海!大拙匠人如何打造差異化更成功出海美國好市多?

大拙匠人與藝人動力火車、聶雲合作推出的「動力火鍋麻辣血旺鍋」和「聶家東北酸菜鍋」。 (圖片來源:大拙匠人官方臉書粉絲專頁)

從品牌到平台:打造台灣食品創業生態系

「創業門檻低,但想走遠,要有產品力、通路理解與風味判斷。」林志松說。「我們相信,美味可以簡單,但要被記住,一定要認真做。」回顧創業經驗,林志松歸納出四個關鍵:

1、找出你的核心優勢:不論是產品、行銷還是製造,你得有一項很強。

2、持續放大那個優勢:專注才能突破。

3、臉皮要厚,問題要問:不會就問,不懂就學。

4、要無可救藥地樂觀:這會讓你在跌倒時還能站起來。

大拙匠人目前已成功將乾拌麵打入美國Costco,未來將進一步拓展至美國的亞洲超市與主流連鎖超市,並規劃推出有料乾拌麵與湯麵系列。「未來3到5年,我們不只想做好產品,也要協助其他品牌一起走出去,」他說。大拙匠人計劃扶植有潛力的台灣食品品牌進軍國際市場。「讓世界知道台灣味,不只是賣一碗麵,而是打造整個飲食文化的出口力。」

他語氣堅定:「我們想讓更多人,不只是吃到好吃的東西,更是吃到有價值、有故事、有溫度的台灣味。」

延伸閱讀
為何人人搶做「乾拌麵」?8大優勢讓它成創業首選
不管是誰都可以出乾拌麵?食品這一行,不是名氣大就可以做!
想賣包裝食品?有了代工「包商」,研發生產都不是問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