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9 | 食力foodNEXT

美國關稅戰背後的品牌生存戰:ESG是打開國際市場的基本門票!

美國關稅戰背後的品牌生存戰:ESG是打開國際市場的基本門票!

就在2025年4月10日美國又出招了,面對來自全球市場和商界領袖的壓力,川普總統宣布對大多數國家的新關稅措施暫停90天,並將「互惠關稅」稅率降至10%。然而,對中國的關稅則提升至125%,顯示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編按:白宮4月16日最新聲明指出,由於中國採取報復行動,對中國輸美的產品關稅已由145%提高至245%)

從「成本反應」轉向「品牌信任」

雖然美國關稅的衝擊暫時緩解,但台灣企業在等待國家之間對話和談判過程中,則需要更為積極的來調整。很多業者在聽到「美國關稅升高」的時候,第一個反應是:成本怎麼辦?價格要不要調?

但在我看來,這場貿易戰的背後,其實還有一個層面,就是品牌信任力的考驗,而支撐品牌的力量就是ESG。以往品牌的「是否被選擇」靠的是價格、效率與通路資源,我的工作則是協助這些企業,將理念與作為轉換成品牌溝通的語言。

美國未將ESG直接議論,但標準早已上場

其實國內許多農產供應鏈早就與小農契作、餐飲品牌導入剩食再利用系統、零售品牌推減碳及循環包裝,更有許多服務業聘用了身障與中高齡工作者。這些都是ESG的落實。

這次美國雖然未直接將ESG議題納入關稅條文,但背後不論是在零售採購標準、供應商協議與品牌合作之中。想跟美國政府對話,我們就得面對不只是著眼台灣的ESG,而是包含對於美國的需求層面。

尤其是未來數年,美國企業在選擇海外合作對象時,會要求是否能成為信任網路的一部分,品牌會被預期主動揭露跟美國利益有關的ESG資訊。我們也需思考如何將ESG的對象及範圍,納入與美國供應鏈的關係,這一輪關稅調整就是警鐘,不一定是要逼我們退出市場,而是必須升級品牌競爭力。

ESG是國際市場的基本門票!

若是未來持續以歐洲、日本甚至是新加坡等市場發展,尤其是美國、歐盟、日本、新加坡會更在意:「你是怎麼對待這個我們的?」對於台灣的食品、餐飲、農產品和零售品牌,ESG不只是加分項,而是打開國際市場的基本門票。

在未來全球貿易與供應鏈調整重組的情況下,是時候把ESG行動變成品牌行銷溝通的核心。ESG是一場品牌進步的考驗,甚至要開始教育顧客,讓他們理解我們為何這麼做、做了什麼,以及還會做什麼。

當加入了ESG的落實,才不會在這場國際的關稅戰裡被邊緣化。像是透過碳足跡管理降低物流與包裝成本,或是採用綠色能源而獲得國際減碳肯定,以及因為公平貿易而被納入供應鏈首選,這些轉型對台灣企業不是負擔,而是機會。

90天緩衝期是契機,也是功課

當面對強國之間的對立,以及台灣的立場和角色,若是想繼續與美國甚至其他更具實力的國際做生意時,將對方的需求納入我們的ESG範圍,才能更好的讓雙方獲得各自的利益。90天的緩衝期是好的開始,但從外而內的反思與調整,也成爲台灣政府政策及企業品牌的功課。

未來誰能把與貿易對象的需求納入ESG當中,就有機會在市場站穩腳步。如果連基本的ESG行銷溝通都講不清楚,那麼在新一波貿易浪潮中,就可能是被世界局勢大浪掀翻的小船。

【本文獲王福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ESG是台灣品牌國際化競爭的利器》】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美國關稅加速全球供應鏈快速重整!台灣如何培養出世界級餐飲與零售品牌?
從AI應用到數位碳盤查系統!創新數位科技如何助力台灣食品業實踐ESG轉型?
2025永續報告結果出爐、台灣3年穩坐亞太冠軍!「職業健康與安全」首次超越「經濟績效」成重大主題Top1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