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再度在「啤酒界奧運」奪獎!台風造酒以「泥煤酸梅啤酒」勇奪WBC金牌!

整理=編輯部
為台灣精釀啤酒歡呼!被精釀啤酒界喻為全球最難啤酒賽事的世界啤酒盃(World Beer Cup,簡稱WBC),時隔11年後,再度傳來振奮人心的捷報。從台南穩健邁步出發,進而以小批次精釀工藝聞名全台的「台風造酒」,由許承穎(Shane)及許京穎(Ryan)兄弟倆共同創辦,以前衛、創新技術研發釀製的泥煤酸梅(Screaming Plum)啤酒奪下金牌,是繼2014年後,台灣酒廠再度以精湛的精釀啤酒工藝摘下WBC桂冠,且讓融合台灣風土產物的精釀啤酒揚名全世界。
世界啤酒盃得獎率低 獲獎意味頂尖水準
世界啤酒盃WBC之所以被喻為全球最難啤酒賽事的原因在於,根據歷年來參賽、得獎紀錄分析,WBC賽事聚集了世界各地釀酒強國如美國、德國、英國、比利時、澳洲、日本等頂尖酒廠,每年約莫有將近全球50個國家、近萬款的啤酒參賽,是全球參賽酒廠和啤酒數最多的國際啤酒賽事,該賽事原為2年1次,但於2022年開始改為每年舉辦1次。
但與此同時,參賽酒廠和啤酒必須面對超過250位來自全球各國、經驗豐富且標準嚴格的專業評審評選,且WBC每個比賽類別各設有金、銀、銅的門檻,若未達評審標準即從缺,僅約3%的得獎率,難度極高。因此,酒廠能在WBC賽事得獎,在業界已被視為世界頂尖等級。
2025年WBC頒獎典禮於5月1日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印第安納波利斯市舉行,共有來自來自全球49個國家的1,761家啤酒廠共8,375件作品參賽,由來自全球47個國家265名評審進行為期7天14場會議的評選,其中,台風造酒則以小批次精釀啤酒工藝、創新且前衛的釀酒技術,以泥煤酸梅啤酒一舉拿下實驗類組(Experimental Beer)金牌,是唯一獲獎的台灣酒廠。
世界啤酒盃賽事由來自全球47個國家265名評審進行為期7天14場會議的評選。(圖片來源:台風造酒提供)
小批次精釀啤酒廠「台風造酒」 以泥煤酸梅啤酒奪得金牌
台南首家精釀啤酒廠台風造酒,曾於世界各大國際啤酒大賽中獲獎無數,深具實驗、前衛的酒廠性格也在酒款中表露無遺,吸引台灣各大五星級飯店、米其林餐廳等合作設計專屬酒款。此次,顛覆一般人對啤酒認知的金牌酒款「泥煤酸梅啤酒」,是台風造酒自酒廠成立以來最具革命性的產品,結合重泥煤威士忌和清新系青梅水果酸的兩種極端風味。
同時帶有泥煤威士忌濃郁風味,但又有青梅啤酒清新風格的泥煤酸梅啤酒,酒製程繁複,須經過3次投料、2次發酵始能完成。(圖片來源:台風造酒提供)
泥煤酸梅啤酒靈感來自台風造酒的前作「柚香青梅啤酒」。許承穎說:「由高知黃金柚與高雄甲仙青梅一同釀造的柚香青梅啤酒風味協調且清新,符合一般人對水果風味啤酒的想像,深受市場肯定,因此,台風造酒以此為基底,期望再創一款同樣順口,但風味必須迥異的產品。」
尋找靈感途中,台風造酒發現每到青梅季,不少青梅果農會將自家採收青梅浸泡在各式烈酒中做成梅酒,因此台風造酒逆向思考,嘗試將不同烈酒的風味加進青梅啤酒裡。
嘗試過程中,台風造酒發現威士忌最為對味,但威士忌因風土和橡木桶使用的不同,而有花香調、果香調、煙燻調和泥煤調等分類,差異極大。許京穎說:「在不知搭配效果如何的情況下,我們展開了配對釀製實驗。實驗完發現蘇格蘭低地區(Lowland)和斯貝賽區(Speysid)的波本桶威士忌與青梅合成的風味帶花果清香,是大眾喜愛的風格;雪莉桶熟成的則是果乾蜜餞香氣濃郁一些,也算討喜;本來最不看好的泥煤煙燻威士忌,則是跌破眼鏡,效果絕倫,與青梅和麥汁的結合居然合成出新鮮百香果和豐富熱帶水果的香氣。」
許京穎Ryan(右)先後在美國西伯學院及德國杜門斯學院結業並取得釀酒師認證文憑。(圖片來源:台風造酒提供)
雖然擔心市場對於泥煤風味持正反兩極喜好,但台風造酒最終仍選擇以泥煤威士忌風味的泥煤酸梅啤酒出線,以象徵凸顯台風造酒勇於創新、前衛不拘的精神。
於是一款同時帶有泥煤威士忌濃郁風味,但又有青梅啤酒清新風格的泥煤酸梅啤酒於此誕生,以比利時產比爾森麥芽、小麥芽、結晶麥芽為基底,添加帶有柑橘與泥土草本調性的Mosaic啤酒花、高雄甲仙青梅汁,以及比利時酵母共同發酵,並與蘇格蘭泥煤威士忌共同熟成,加入乳糖以平衡青梅的酸味,啤酒中豐富的氣泡則讓口感更加清爽宜人。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威士忌初學者最常問的問題:該從「單一麥芽」或「調和式」威士忌入門?
▶賦予地酒風味的靈魂推手!台灣釀酒原料關鍵大解析
▶個性強烈、酒精濃度高的威士忌只能純飲嗎?運用這3種餐搭方式讓餐酒風味更調和!
最新生活新聞
-
-
雲林榮服處扎根在地照顧榮民 穩健推進6大服務核心
(6 小時前) -
桃竹苗分署職訓助攻有成 新住民從家庭主婦華麗轉身變成專業美甲師
(6 小時前) -
名間鄉子弟陳銘真回饋鄉里 捐贈特製型輪椅傳遞大愛
(6 小時前) -
臺東榮服處分區座談結合地區社福資源 宣導榮民權益服務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