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取勝、囤貨為王!實購數據揭開台灣麵包市場新秩序

麵包是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食物,不論是早餐、下午茶,或是在特定的餐食裡都有麵包的身影,在過去,到麵包店買麵包是最直覺的選擇,但隨著超商以及超市投入麵包市場,人們的選擇開始多樣化,對於傳統麵包店來說也帶來一定影響。本篇我們將聚焦在過去幾年積極投入烘焙產業發展的7-ELEVEN、全家、全聯以及7間店家數最多的連鎖傳統麵包店進行比較與討論,究竟人們偏好的通路為何、不同通路之間又有什麼樣的差異,回頭檢視傳統麵包店在超商、超市投入麵包市場之後所受的影響。
在這次分析的傳統麵包店,我們聚焦在7種不同定位的代表品牌,分別是強調職人手作與天然發酵、風格高端精緻的「歐式精緻品牌」;品項多元價格親民走日常實惠路線的「平價大眾化品牌」;歷史悠久承載地方情感、主打台式經典的「老字號品牌」;份量足口味討喜、以好吃不貴取勝的「平價好吃品牌」;全麥、低糖、無添加,鎖定健康訴求的「健康取向品牌」;柔軟細膩、精緻小巧,主打日式風味的「日式烘焙品牌」;以及結合公益理念,消費帶有社會支持意義的「公益取向品牌」。
超商與超市憑藉通路廣大佈局 帶動麵包銷量成長
超商、超市開始販售麵包已經行之有年,而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各家通路紛紛成立自身品牌、工廠,推出不同訴求的產品,例如強調減少添加物、全穀物等,在麵包市場投入大量資源。從2022~2025年7月invosData數據庫中,購買麵包的2千萬筆發票數據來看:
1、7-ELEVEN、全家:每月麵包銷售額持續增長,特別是7-ELEVEN更在3年間成長超過42%。全家則持續微幅成長。在麵包品項的購買人數方面,7-ELEVEN每月穩定在10萬人次以上,全家則是在8~10萬人次之間微幅增減。可以說超商是麵包市場的主要推動者。
2、全聯:每月銷售額穩定維持,購買人數則是穩定在3萬以上。
3、麵包店:綜合7個連鎖麵包品牌的數據來看,加總的月銷售額與全聯相近,雖有忠實客群,但整體規模明顯小於超商。
整體來看,超商已經以「規模優勢」領先市場,而全聯與與麵包店的成長幅度相較無明顯變化。
超商客群年輕化 講求便利隨手購
接下來,我們可以從各通路的消費者輪廓及消費行為進行觀察,透過消費者一次消費的「單次購買金額」、一個月內消費總金額的「人均消費金額」(=人均消費次數 x 單次消費金額)以及每月人均消費次數等,了解超商及超市投入麵包市場之後,不同通路的整體狀況。
整體而言,超商靠人數規模取勝,主打即時便利以及年輕客群;全聯與麵包店則以單次金額提升價值,主要滿足家庭備餐需求;而麵包店又強調特色消費的取向,例如公益取向品牌的產品,讓支持其理念的消費者願意重複回購,而健康取向品牌也吸引一批支持者,讓消費人數與人均消費金額持續成長。
超商便利性與麵包品質提升 帶動人均與銷售額全面成長
我們將購買金額成長率與人均購買金額成長率交叉比對後,可以將通路的成長動能拆解成四個象限:
第一象限:全面成長型(人數上升、人均上升):7-ELEVEN與全家兩間超商的兩個數值皆持續增長,其中又以7-ELEVEN有強勢增長的趨勢。顯示「便利與品質提升」對消費者有明顯吸引力,可繼續搭配奶茶、牛奶、豆漿等併買搭配組合優惠價放大客單。強調「平價好吃品牌」以及「健康取向品牌」在人數上有明顯增加,人均金額也持續增長中。
第二象限:價值提升型(人數下降、人均上升):「歐式精緻品牌」與「平價大眾化品牌」購買人數雖下降,但人均購買金額較為穩定,如何避免人數持續下降並提升人均購買金額是需要關注的議題。
第四象限:量增價降型(人數上升、人均下降):屬於第四象限的通路有全聯、「公益取向品牌」以及「日式烘焙品牌」 ,這三個通路雖然購買人數有所增長,但人均消費金額都有明顯的下降。
第三象限:衰退型(人數下降、人均下降):「老字號品牌」的購買人物與人均購買金額皆處於下降狀態,需關注如何提升既有買者的消費量。
消費情境大不同 超商即刻享用、超市偏向家庭採購
進一步從熱銷品項以及併買行為了解消費者在不同通路的消費情境,可以發現消費者在超商購買麵包大多搭配飲品,形成「早餐組合」或是「下午茶餐點」,消費者應以上班族、學生「即刻消費」為主;而全聯的熱銷品項吐司搭配併買的肉片、蛋、牛奶,明顯符合「家庭早餐」的使用情境,顯示全聯的消費者以「為家庭大量購置」為主。
超商持續強勢成長 差異化是傳統麵包店的唯一解方
綜合以上的觀察,消費者購買麵包主要有兩種情境,一是「快速即時的需求」,例如早餐、下午茶等,二是家庭囤貨需求,以一次購買大量存放在家裡使用。在超商及超市投入麵包市場之後,超商已經佔據第一種需求的大部分市場;而以全聯為例的超市,則與傳統麵包店持續競爭第二種需求的市場。
整體來看,超商已憑藉便利性成為麵包市場主力,其中又以7-ELEVEN持續強力成長。全聯以家庭囤貨為主,但因人均消費金額下降,如何提升回購率成為關鍵課題。傳統麵包店單次消費金額雖高,但普遍面臨人數下滑與差異化不足的挑戰,唯有經營品牌特色、透過會員等方式強化會員黏著度,才能在超商競爭下站穩腳步、維持市場定位。
【更多麵包產業精彩探討,請詳閱食力Vol.40季刊《台灣麵包千億商機的虛胖榮景 五大矛盾撕開你所不知道的產業真相》】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搶早餐、拼規模!通路巨頭開打「白金」爭霸戰
▶從永續到職人價值 傳統麵包店如何在品牌戰中殺出重圍?
▶48.5億美元市場爆發!澳洲超市三巨頭掀起「健康麵包戰」
最新生活新聞
-
-
百歲高建清伯伯紀壽 彰化榮服處辦國慶生日Party
(2 小時前) -
台南旅宿業 6 年營收增 67.65% 觀旅局連獲 6 年考核特優
(2 小時前) -
歌聲PK點燃中秋佳節氣氛 萬年青日照中秋活動High翻全場
(2 小時前) -
住用率、營收雙漲!台南旅宿業添 11 旅館 395 民宿 觀光動能足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