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幫助人尋找消失的注意力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在曼徹斯特的一家美術館裡,一個只有三幅畫的安靜房間其實正在進行一場心理健康運動,旨在恢復我們失去的注意力。
曼徹斯特美術館裡有一間深綠色的小房間,旁邊就是擠滿了 L S Lowry 的火柴人和工廠建築的畫廊。雖然人們在明亮的空間裡忙碌穿梭,如同藝術家筆下城市工廠外的工人一樣忙碌,但在深綠色的房間裡,他們的腳步卻慢了下來。他們坐下來看著牆上的三幅畫,並真切地看到了它們。在可下載的冥想指導下,鼓勵參觀者一對一地花 15 分鐘的時間欣賞自己選擇的藝術品。
在這個以眼球需求為主導、注意力就是資源的世界裡,這個被稱為「呼吸空間」的專注空間是一個可以讓您重新集中注意力的地方。這一切都是由博物館顧問路易絲湯普森 (Louise Thompson) 領導的「正念博物館」活動的一部分。
在過去 12 年裡,湯普森一直擔任曼徹斯特美術館的健康與福利經理,她提出了正念博物館的理念,現在她為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提供諮詢。她的觀點是,博物館或美術館不僅僅是儲存和展示物品的地方,還是一個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的公共空間。
「博物館是社會聯繫以多種方式蓬勃發展的地方,透過參觀博物館裡的展品,我們還可以在博物館裡培養與我們身份的聯繫,這有助於我們增強自我意識和歸屬感。」她解釋道。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記者親自坐在深綠色的房間裡,嘗試了一下。她欣賞著本·尼科爾森(Ben Nicholson) 靜物畫中的抽象線條、灰色調和芥末黃,在引導下,我呼吸著,注意什麼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以及我喜歡和不喜歡什麼。
記者發現看得越多,看到的就越多。這幅畫並非原本想像的那麼抽象:陰影和形狀出現了;杯子的邊緣、盤子的曲線。她感覺比在之前的房間平靜多了,在之前的房間裡,她感到充滿活力和能量,每次都能花一秒鐘左右的時間看著多幅畫。
她說:「我看到人們的壓力減輕了很多,他們剛進來時,身體語言有點緊張,不願意和陌生人說話。10-15 分鐘後,他們的身體就會改變。他們的身體更放鬆、更柔軟,願意跟身旁的人說話」她說。
「他們也對物品產生了更強的連結。他們一開始可能會認為物品或藝術品很無趣,並想知道我為什麼選擇它。但在 10-15 分鐘後,他們完全改變了主意」。
言下之意是,放慢腳步,花時間去觀察,可以讓你看到原本可能被你忽略的事物的美麗和有趣的面向。
這一切都改變了博物館或美術館的運作方式。如果博物館不只是歷史文物的收藏地,而且還是一個讓你了解自己的場所,那又會怎麼樣呢?如果藝廊不只是一座掛滿繪畫的建築,而是成為幫助您更清晰、更冷靜思考的心理健康支持,那會怎麼樣?還有更多:如果你能在博物館學到一項可以改善你餘生的正念技能,那會怎麼樣?
資料來源:https://www.bbc.com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最新生活新聞
-
-
休耕轉作申報時間2/8截止!未申報農友盡速申報
(24 分鐘前) -
臺中樂成宮抽「四季籤」 國運「中下籤」提醒減少朝野衝突
(36 分鐘前) -
臺南招商成果豐碩 增加逾5萬個就業機會
(39 分鐘前) -
旗山天后宮抽國運籤屬「中平籤」廟方籲靈活應對挑戰
(4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