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約 15% 農地受到有毒金屬污染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法蘭瓷編譯
農作物是人類賴以為生的重要資源,不僅提供每日所需的糧食,更是維持健康與營養的關鍵來源,同時在全球經濟、文化與生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研究發現全球約有六分之一的農地 (約15%) 受到有毒金屬污染,多達14億人口生活在這些高風險地區。
全球約有 14% 至 17% 的農地 (約 2.42 億公頃) 受到至少一種有毒金屬的污染,包括砷、鎘、鈷、鉻、銅、鎳或鉛等,金屬含量超過了農業和人類健康的安全閾值。科學家們對砷和鉛等物質污染土壤並進入食品系統發出嚴正警告。
這項分析是由美國科學促進會 (AAAS) 所進行,研究人員收集了全球 1000 多項區域研究的數據,搭配機器學習技術進行分析,並將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英國約克大學生物系高級講師Liz Rylott博士雖然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她表示這些發現揭示了這些天然毒素污染土壤、進入食物和水源,以及影響人類健康和環境的程度已達令人深感擔憂的等級。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土壤中的有毒金屬污染大多是來自於自然和人類活動。受污染的土壤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造成重大風險,同時也降低農作物產量,危及水質,並因農場動物的生物累積而危及食品安全。一旦污染物進入土壤,有毒金屬污染可能會持續數十年,並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健康問題,包括皮膚病變、神經和器官功能下降以及癌症。
最令科學家們擔憂的是,隨著對關鍵金屬的需求增加,土壤重金屬污染程度可能會更加嚴重。Liz Rylott博士說:「人類致力於開發技術關鍵金屬來建設綠色基礎設施,像是風力渦輪機、電動汽車電池和光伏板等,為的是能應對氣候變遷問題,但這反而加劇農地污染的程度。」
Liz Rylott博士表示,大部分污染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並且進一步加劇了這些國家的貧困經濟。研究人員估計全球有 9 億至 14 億人生活在高污染風險地區,其中鎘是數量最多的有毒金屬,在南亞和東亞、中東部分地區和非洲尤為普遍。
Reference:
About 15% of world’s cropland polluted with toxic metals, say researchers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最新生活新聞
-
-
桃竹苗分署x仁德醫專 苗栗首間「醫護職涯體驗中心」揭牌促進青年就業
(20 分鐘前) -
腹部手術30年後出現切口疝氣 3D修補手術3天即出院
(22 分鐘前) -
海巡偵蒐犬「鐵諾」守護國門 服役期滿將退役
(23 分鐘前) -
近40家企業齊聚佛光大學 響應AI全面啟動就業博覽會暨境外生留台職涯博覽會
(2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