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磘溝生態復甦魚群大爆發 城市與自然和諧共處典範

【互傳媒/記者 陳德儀/新北 報導】縱橫雙和的瓦磘溝近日魚群大爆發,特別是在莊仁橋下,已有上百隻魚悠游其中,數量創下歷史新高。民眾在社群媒體上紛紛分享魚群「密密麻麻」的壯觀景象,且專家預測,這波生態高峰期尚未到來,魚群數量還會持續增加,成為當地水環境改善的最佳見證。
▲可愛烏龜也現蹤爬上石頭上享受日光浴。(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瓦磘溝原本是一條小野溪,過去因都市發展、水道縮減及市場排水等因素,導致水質惡化,臭味四溢,居民難以親近。然而,透過市府推動的「瓦磘溝渠底改善計畫」,臭味問題大幅降低,水質逐步恢復,河道兩岸更綠意盎然,形成一條嶄新的都市生態走廊。自2023年12月26日以來,民眾陸續在網路社群分享大量魚群現蹤的畫面,顯示水利局推動的河川復育計畫成果顯著,居民對環境改善深有感受,也對工程團隊如何在施工與環境保育間達成平衡充滿好奇。
▲瓦磘溝驚見爆量魚群。(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新北市政府推動「瓦磘溝渠底改善計畫」,透過施作子溝及渠道綠美化等工程,顯著改善了瓦磘溝的環境,並更進一步設置礫間處理設施、加速污水接管及辦理清水引入等工程,有效減少了污染,且透過生態調查發現生物逐漸回來,也代表過去水的惡臭、髒亂、油膩、垃圾汙染等等問題被有效改善。特別是魚類為水質的指標,也是生態鏈當中重要的一環,多樣且數量眾多的魚類,將逐步撐起該環境的生態系統,而魚類的高密度也為該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帶來巨大的幫助。
瓦磘溝整治搭配尊重生物生長的模式治理,可預期未來將有更多的生物使用這條新興的新北都會綠廊,水利局著手生態調查至今物種已達115種,成果令人驚艷,紀錄到無齒螳臂蟹、藍鵲、五色鳥、孔雀花鳉魚、尼羅口孵魚、翠鳥、澤蛙、烏龜及蛺粉蝶等多項物種的回歸,都讓人為之振奮,且近日網路社群亦有民眾多次貼文發現溝內大量魚群現蹤瓦磘溝,讓30多年無法解決沉痾的瓦磘溝搖身一變,成為了城市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實踐典範。
<瓦磘溝生態復甦魚群大爆發 城市與自然和諧共處典範> 這篇文章最早發布於《互傳媒》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
-
東海大學夢幻AI MV亮相 真人+AI唱出新世代拒絕被科技取代的吶喊
(2 小時前) -
中市環保局寒天送暖 捐助熱血兼推廣市民資源回收兌換好康
(2 小時前) -
雲縣府、屏科大攜手改善文蛤養殖環境 成果顯著將擴大輔導範圍
(2 小時前) -
深化台波合作!!台波商會攜手町洋集團共創波蘭新商機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