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植物園《微景之韻》特展 打造療育多肉植物世界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台中 報導】喜愛多肉植物的朋友注意囉!為迎接綠意盎然的春天,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與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攜手推出《微景之韻-多肉植物的寧靜角落特展》,現場展出近90件療癒系多肉植物作品,結合創意組盆、自然造景與環保設計,帶領觀眾走進一座朝氣蓬勃、繽紛多樣的多肉世界,展覽至6月1日於植物園特展室展出,歡迎大家走進科博館植物園,放鬆身心,在忙碌生活中找回片刻寧靜。
▲多肉植物,亦稱多漿植物或多汁植物,係指根、莖、葉等器官特化為儲水組織的多年生植物,具有高度耐旱特性。(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代理館長黃文山表示,這次與種苗改良繁殖場合作展覽多採用玻璃瓶、枯木及回收資材為作品盆器,除實踐環保資源再生理念,響應全球「2050淨零碳排」的永續發展目標,也充分呈現科學教育、環境永續、生活美學之間的跨領域對話,展現臺灣植物育種與資源利用的豐碩成果,期待透過特展引導民眾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實踐綠色生活。
▲會後由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講師為科博館志工進行教育訓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場長張定霖說,農業部在多肉植物應用上有3個計劃執行面向,分別是園藝療育、綠色照顧、循環利用,也期待藉由特展向大眾展示科博館與種苗場的專業領域及知識。
《微景之韻》特展分為「時光凝萃的綠意」、「綠意交織的微景之韻」、「與自然共舞的綠色詩篇」及「舊物新生的時光再造」四大主題,展出約20件大型展品、70件組盆的多肉植物,觀眾可見到各類多肉植物依色彩、姿態與層次巧妙搭配,與生活美學充分結合。
近年多肉植物大受歡迎,科博館植物園錢易炘博士認為,應該與「園藝療育」的價值有關,多肉植物易於栽培、好照護的特性,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園藝治療領域,適合身心障礙者、長者、心理壓力大的族群,藉由組盆、種植、照護等行為來提升專注力、動手能力並穩定情緒,促進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是現代人綠化空間與紓壓療育的最佳首選。
多肉植物,亦稱多漿植物或多汁植物,係指根、莖、葉等器官特化為儲水組織的多年生植物,具有高度耐旱特性,全球約有50科、15,000種多肉植物,常見科別包括仙人掌科、景天科、阿福花科與大戟科等。一般人常將具刺、莖部膨大的植物視為仙人掌,但大戟科、蘿藦科中亦有許多形態相似的物種,這種來自不同類群的生物,為了適應相似環境而演化出相近外觀的現象,正是自然界在演化過程中展現的巧妙策略,也是「趨同演化」的經典例證。
展覽期間,植物園也舉辦應景的「多肉植物組盆手作活動」,邀請大家親身體驗園藝療育的獨特魅力,更多資訊請參考官網:https://reurl.cc/2K0bNa。
《微景之韻-多肉植物的寧靜角落特展》於2025年3月28日至6月1日在植物園特展室展出,歡迎走進科博館植物園放鬆身心,為繁忙的生活步調尋得片刻寧靜。
<科博館植物園《微景之韻》特展 打造療育多肉植物世界> 這篇文章最早發布於《互傳媒》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
-
無菜單燒烤「2盤肉破萬」業者喊冤 Cheap批像直銷:乳牛比和牛還貴
(1 小時前) -
5縣市大雨特報!一路濕冷到週三 清明連假天氣曝光
(2 小時前) -
迎接清明連假 縣府啟動旅宿房價稽查與安全檢查
(3 小時前) -
「2025綻放高樹兒童夢樂園」邀您4/4~4/5共度歡樂兒童節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