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中國倒楣、台灣得利?台經院報告打臉

由於國際拉貨潮推升台灣第1季出口創新高,台灣有輿論因此稱,中美關稅戰,台灣得利;台經院25日公布的「總體經濟預測暨景氣動向調查」指出,美國針對中國的巨額關稅已近似貿易禁運,加上對等關稅可能破壞東南亞的轉口鏈,削弱中國出口,也可能推升美國消費品價格,進一步加劇通膨;近期各主要國際機構均明顯下修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表現,若全球經濟持續受壓,台灣將面臨內外需同步轉弱的挑戰,消費信心與民間投資動能恐進一步趨緩,拖累整體經濟表現。
財政部4月初預測,第1季出口規模將來到1214億至1226億美元,有望超越2022年第1季的1209億美元,改寫史上最佳第1季出口紀錄。
對於第一季出口創新高,台經院的解讀是,受惠於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強勁需求驅動,加以廠商搶在美國加徵關稅實施前拉貨,電子及資通訊產品出口暢旺,明顯推升整體商品對外貿易成長力道,外銷訂單亦有亮眼表現,今年第1季進出口與外銷訂單均呈現雙位數成長表現,使得第1季對外貿易表現優於預期,且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9日宣布對等關稅暫緩90天,第2季仍有提前拉貨需求,故預期今年上半年進出口表現仍呈現大幅擴張態勢。
鑒於上半年拉貨需求力道仍強,台經院預估,2025年台灣出口與輸出成長率分別為7.97%與6.36%,較前次預測值分別上修1.48與0.31個百分點,預估2025年進口與輸入成長率分別為7.07%與6.30%,較前次預測值分別上修0.11與0.03個百分點。
然而,台經院指出,美國關稅政策變化頻繁,仍增添不確定性,近期多家國際機構已下修2025年全球經貿成長預測,加上提前拉貨效應逐漸消退,下半年外需表現恐將更加不穩定;不論美國關稅政策具體時程為何,美國庫存水位將持續上升,預料從2025年下半年起,台灣出口動能將明顯趨緩;此外,若美中關係持續惡化,中國製造商因美國訂單流失而減少對台灣中間財的需求,亦將進一步衝擊台灣出口表現。
台經院分析,儘管美國暫緩對等關稅90天並豁免部分電子產品,然整體關稅水準仍維持在百年來最高點,未來政策方向仍不明朗;川普政府表示已有70多國希望協商降低關稅,但談判時間緊迫、內容不透明,實際成果難以預測。
此外,台經院認為,美國針對中國的巨額關稅已近似貿易禁運,加上對等關稅可能破壞東南亞的轉口鏈,削弱中國出口,也可能推升美國消費品價格,進一步加劇通膨;近期各主要國際機構均明顯下修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表現,若全球經濟持續受壓,台灣將面臨內外需同步轉弱的挑戰,消費信心與民間投資動能恐進一步趨緩,拖累整體經濟表現。
台經院做的廠商調查結果也顯示,認為3月景氣為「好」比率為34.0%,較2月29.5%增加4.5個百分點;認為當月景氣為「壞」的比率則為21.7%,較2月23.9%減少2.2個百分點;由整體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加以觀察,看好廠商由2025年2月的35.1%減少15.4個百分點至當月的19.7%,看壞比率則由2月的12.6%增加17.2個百分點至當月的29.8%。
台經院將上述製造業對當月及未來半年景氣看法比率之調查結果,經過模型試算後,2025年3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5.00點,較2月修正後之97.71點減少2.71點。顯示景氣已有反轉向下的趨勢。
最新生活新聞
-
-
屏太百貨母親節重磅回饋滿仟送佰 週週聯名來店禮 首7日滿3萬再贈600
(27 分鐘前) -
高雄煉油廠新書發表會登場 見證台灣石化產業發展
(35 分鐘前) -
(36 分鐘前)
-
黑暗原力覺醒!《黑武士》發光一卡通 點燃星戰迷的熱血傳奇
(3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