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8° / 16° )
氣象
2025-03-26 | 引新聞

IN觀點/從家庭到政治 歐巴桑聯盟打造草根民主新篇章



(記者陳志仁/專訪)台灣的小黨林立,最新一期的《艾瑞克IN新聞》中,特專訪正在台灣政治圈逐漸崭露頭角的政黨—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的2位代表:黨召集人林詩涵及秘書長何語蓉;這個以「歐巴桑」為名的政黨,不僅挑戰了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也重新定義了草根民主在台灣的實踐方式。



IN觀點/從家庭到政治 歐巴桑聯盟打造草根民主新篇章


圖/《艾瑞克IN新聞》節目邀「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的黨召集人林詩涵(左二)、秘書長何語蓉(右二),暢談了小歐盟誕生背景、推動政策的核心理念。(艾瑞克IN新聞攝)


主持人李志華與陳志仁一起訪談林詩涵與何語蓉,暢談了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的誕生背景、推動政策的核心理念,及面對選舉挑戰的真實故事;她們從親子共學的家庭教育起步,逐步走向地方選舉,再到國會選舉,致力於將女性力量及公民參與推向台灣政治舞台的中心。


「歐巴桑精神」:將刻板印象化為公共監督力量


林詩涵在節目中笑著說,「歐巴桑不是只有愛管閒事,也不是只能待在家裡」;這句話道出了歐巴桑聯盟名稱背後的精神內涵,在台灣的社會,「歐巴桑」一詞常帶有負面的刻板印象,但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看到了其中的潛力,認為歐巴桑「愛斤斤計較」的特質,若運用於監督政府的預算與公共政策上,正是推動透明與問責的關鍵。


林詩涵補充,「我們希望藉由這個名稱,讓社會重新認識女性力量,特別是在育兒與家庭生活中累積的智慧與經驗,是可以轉化為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從親子共學到公民參政:一段民主的實驗之旅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場桃園公園磨石子溜滑梯的保存行動,當時地方政府計畫拆除這個受到孩子們喜愛的溜滑梯,改建成統一規格的塑膠遊具;這場倡議讓成員們意識到,公共空間的規劃與家庭生活密不可分,而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其實都來自於政治決策。


何語蓉說,「我們曾以為只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但當我們開始關注公共事務時,才發現我們能改變的不僅是家庭,而是整個社會」;這一經驗啟發了她們,從親子共學出發,開始踏上公民參政之路。


地方議題升級國政視野:挑戰立委選舉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於2018年首次參與地方選舉,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推出21位候選人,約7成成功收回保證金,成為小黨的「高CP值政黨」;然而,2022年的選情回歸基本盤,她們的成績不如預期,僅2席收回保證金,這樣的經驗讓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深刻體會到,從地方議題到國政視野,需要的不僅是熱情,還有更縝密的策略。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於2024年再次迎接挑戰,首次進軍立委的選舉,儘管面對單一選區席次的高難度選戰,她們仍憑藉清晰的政見及草根性訴求,成功吸引選民的目光;林詩涵提到,「我們要讓選民知道,台灣的政治選擇中,有一個屬於女性、草根、人民的政黨。」


育兒與勞動結合:破解少子化的關鍵


在少子化的議題上,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提出的政策主張,並不僅僅停留於津貼的發放,而是更加重視育兒與勞動條件的結合;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認為,台灣的少子化問題核心在於社會結構的限制與支持系統的缺乏。


何語蓉表示,「我們希望雙薪家庭在投入工作後,仍能兼顧育兒,而非被迫將育兒責任完全外包。」她們的政策強調工作場所的親子友善環境,並倡議制度性支持,例如延長彈性育嬰假及補助托育設施。


小黨對話:為民主奠基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於2024年9月21日參與由時代力量主辦的「第三勢力發展衰退研討會—第二場次:理念型政黨發展經歷」,並與台灣綠黨、台灣基進、時代力量、社會民主黨召開聯合開場記者會;他們不僅希望避免選戰中的內耗,更希望在價值觀與政策上尋求共識,拓展民主基礎,並預告2026本土小黨可能會聯合競選。


林詩涵表示,「我們不只是為了選舉而合作,而是希望建立一個能共同推動台灣民主進步的基礎。」


未來展望:打造台灣女性政黨新格局


何詩涵說,展望未來,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希望深化基層經營,將草根民主精神帶入更多選民的生活中,因此計畫在2026年的選舉中,進一步擴大影響力,成為台灣政壇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我們的目標不是取代誰,而是讓更多人看到草根性與女性力量,可以如何改變台灣的民主樣貌」。


李志華認為,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以親子共學起步,走過地方選舉的艱辛,挑戰國政視野,展現出女性力量在政治舞台上的無限可能;透過這場專訪,我們看見的不僅是一個政黨的成長歷程,更是一群女性為台灣民主注入的嶄新能量。


更多引新聞報導


IN觀點/探討小黨生存挑戰 歐巴桑聯盟盼為台灣注入多元聲音


大罷免潮/柯建銘喊全台割藍委 彭俊豪:民進黨應採標靶攻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