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6-01 | 報新聞

雲門第十八屆流浪者計畫開放申請,首度擴及亞太地區


雲門第十八屆流浪者計畫開放申請,首度擴及亞太地區
流浪者林品碩於尼泊爾燒屍廟Pashupatinath
照片提供 林品碩

報新聞/編輯部


疫情過後,在智榮基金會及施振榮董事長的鼓勵下,雲門「流浪者計畫」於2023年再次啟動。今(2024)年,計畫徵件將於6月1日正式開放申請,獎助對象為18至30歲的臺灣青年創作者及社會工作者,提供最高達十五萬元的旅費補助,獨自在亞洲進行「貧窮旅行」。今年獎助範圍擴及亞太地區,涵蓋外交部網站所列「亞西地區」及「亞太地區」。欲了解更多詳情,請至雲門官網。


2004年,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先生宣布捐出「行政院文化獎」獎金,發起「流浪者計畫」。多年來,在智榮基金會持續支持和各界朋友的肯定下,該計畫至今已鼓勵160位獲獎者於亞洲進行「貧窮旅行」。2020年因疫情影響暫停三年,「流浪者計畫」於去(2023)年重啟徵件,近兩百位年輕工作者申請,七人獲得獎助。林懷民表示:「看到年輕人的渴望」。



雲門第十八屆流浪者計畫開放申請,首度擴及亞太地區
流浪者林品碩於尼泊爾海拔5550公尺的Kongma La Pass啞口
照片提供 林品碩

多年來,「流浪者計畫」獲獎者們遍及各藝術領域,回臺後仍持續為理想努力。包括在蘋果101旗艦店開幕時受邀合作的藝術家,以及近期在臺南將軍扇形鹽田創作《生命大樹》地景裝置的楊士毅(第三屆計畫獲獎者)。此外,近兩年在歐亞舞臺上嶄露頭角的編舞家王宇光(第十五屆計畫獲獎者),也在今年四月入圍「世界舞蹈重鎮」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的全新國際舞蹈大獎「The Rose International Dance Prize」決選。



雲門第十八屆流浪者計畫開放申請,首度擴及亞太地區
流浪者莊勝凱於日本二宮獨特殘響的海岸涵洞
照片提供 莊勝凱

去年再啟的計畫已有兩位獲獎流浪者完成旅行回臺。去年底甫從雲門舞集離團的舞蹈工作者林品碩,今年一月前往尼泊爾群山。他在海拔五千公尺的陡峭山壁面對高山症,努力緩和症狀,與疲憊及恐懼共存。林品碩表示,「感謝群山讓我來到這裡。拍了一張照片,懷著感念,背包上身,前方還有路途要走。」這段旅程對他而言,不僅是對自然和身體的挑戰,也是對生命、死亡和存在的深思。


臺灣聲音工作者莊勝凱則藉由日本之行,重新探索自己的情感和感知。對聲響藝術和合成器文化的濃厚興趣,驅使他攜帶器材前往東京和大阪,在陌生城市中尋找靈感。途中,他決定暫時逃離原計劃,前往神奈川小城鎮二宮,過著簡單的生活,每天爬山、看海、觀察細小事物,重新體會聲音的力量與意義。他認為「在吵雜的城市忘記聲音,在靜謐的時刻想起聲音。」



雲門第十八屆流浪者計畫開放申請,首度擴及亞太地區
流浪者莊勝凱與日本當地接觸即興社群
照片提供 莊勝凱

第十八屆「流浪者計畫」,自2024年6月1日起開放徵件,至2024年6月30日截止。本屆計畫於線上受理,歡迎熱愛表演藝術、影像、視覺藝術創作,或有志從事公共服務、地方創生等社會工作者提出申請。申請方式及資格詳情與獎助辦法,歡迎至雲門官網https://www.cloudgate.org.tw/wanderer-project 查詢。


The post 雲門第十八屆流浪者計畫開放申請,首度擴及亞太地區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