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5°
( 15° / 15° )
氣象
2025-02-18 | 民眾網

以地景力量感動臺灣人民 沈昭良「漂流」攝影展爆人潮

以地景力量感動臺灣人民 沈昭良「漂流」攝影展爆人潮
《圖說》華梵大學教授、藝術家沈昭良舉辦「漂流序曲」攝影展。〈華梵大學提供〉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摘下2024日本寫真協會國際獎的攝影家、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學系教授沈昭良,歷時十年創作的攝影作品「漂流」系列於台北盛大開展,開幕當天現場湧入爆多人潮,將三層樓的展廳擠得寸步難行,眾多藝文界同好前往觀展,氣氛熱絡。


「漂流(序曲)——沈昭良攝影展」即日起在台北也趣藝廊展出至3月22日,2月22日與3月8日下午並舉辦藝術家座談,由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沈裕融及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教授龔卓軍主持,將和多位與談人分享沈昭良的攝影創作實踐,以及地景攝影中的敘情與詩性。



以地景力量感動臺灣人民 沈昭良「漂流」攝影展爆人潮
《圖說》華梵大學校長李天任(右)、藝術家沈昭良(中)與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黃智陽。〈華梵大學提供〉

華梵大學校長李天任說,沈昭良是一個有行動力、有想法,而且具體落實的藝術家,他的展覽讓我們省思,拍照時是透過鏡頭看還是透過心來看比較重要?沈昭良用心關懷社會與歷史,用心架構影像與人性之間的橋梁,告知我們許多影像後面的故事,「重要的不是千言萬語,而是內容有沒有打動人心。」


他指出,58歲的沈昭良堪稱臺灣攝影之光,是極少數「具積極開拓與凝聚共好意義」的實踐型攝影家,作品曾在全球20多個國家展出,得獎無數,「漂流」系列以地景力量挖掘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透過快門為觀者鋪設一條對話的道路。此次個展為沈昭良去年於日本東川町文化藝廊舉辦大型回顧展後,首次於台灣本地完整展出的「漂流」系列十年計畫。



以地景力量感動臺灣人民 沈昭良「漂流」攝影展爆人潮
《圖說》展覽開幕現場來賓合影。〈也趣藝廊提供〉

攝影記者出身的沈昭良說,相較年輕時總在尋找具有張力的影像畫面,稍微年長後則想回頭探尋如何從安靜的地景中,找到影像最純粹的力量。


「從地圖上看,台灣就像一條船,用緩慢的動力在海面上漂流,尋找下一個方向。」沈昭良說,過去幾十年來,不管政黨如何輪替,許多紛爭問題一直都在,且纏繞著我們,將國家、人民的命運綁在一起,他試圖以一張張地景的描繪,建構出自己所感受與看見的台灣。



以地景力量感動臺灣人民 沈昭良「漂流」攝影展爆人潮
《圖說》觀者仔細欣賞藝術家沈昭良的攝影作品。〈也趣藝廊提供〉

沈昭良也分享為何在展覽入口處選擇2020年於台東拍攝的作品〈漂流〉,那是條面向海邊斷掉的路,在黑夜下看起來無比蒼涼;但他的解讀則是「海連結到更寬廣的道路,就像台灣的未來,伴隨困頓而生的就是希望!」


另外,如老蔣(蔣中正)與小蔣(蔣經國)的雕像在路邊巷子裡落寞相會的挫折、灰暗海邊的孤獨白馬,以及沒有家屬的無名墓碑所透露出的無奈與哀傷,這些作品都引起林淇瀁與林從一等人的共鳴,牽起眾人心緒一同漂流在台灣土地上,進而引發對台灣議題的思考與探索。



以地景力量感動臺灣人民 沈昭良「漂流」攝影展爆人潮
《圖說》開幕式現場人潮擠滿展廳。〈也趣藝廊提供〉

沈昭良說,此次展覽為「漂流(序曲)」,作品僅占「漂流」系列的五分之一,未來將會有「漂流(終章)」展覽,希望進一步促成觀者對於台灣政治社會發展歷程的審視與展望,預計全系列的發表將以攝影集出版為總結,期待今年底或2026年初完成。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