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4° / 23° )
氣象
2024-01-25 | 台灣好報

說過年/劉曉聲

劉曉聲

歲歲又一年,今年是龍年。龍年也要有龍的年味,否則就會寡淡冷清。但隨著時代的演變,年味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出現新的表現形式。“年年歲歲花相似”。也有的舊年味在慢慢消退,“流水落花春去也”。總的來說,是舊年味與新年味在相互碰撞,各顯身手,又相得益彰。比如在甲辰年之首,則莫過於微信、短信拜年。據統計,僅去年大年三十晚上,全國的拜年短信就多達120多億條,人均11條。有轉發的拜年段子,有自撰的拜年金語,或謳歌幸福生活,或展望美好願景,甜甜蜜蜜,熱熱鬧鬧。於是,一邊看央視春晚,評頭品足,一邊給親戚、朋友、同事、同學發拜年短信,成為無數家庭共同的景象。如今微信、朋友圈熱鬧無比,微信拜年後來居上,大行其道,成為拜年的主要載體。宋·朱熹的《春日》說,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大概也包含著這層意思。

過年,畢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節日,世代流傳,約定成俗。年前,除了準備穿戴鋪雜外,就是準備水果、蔬菜等食物采買。明知準備過多,吃不了要放壞,但還是要準備充足,以備之需。這是物質饋乏年代形成的習慣。其實,如今服務行業與時俱進,過年開門照常營業,什麼都有,特別是商場超市更是年貨充足,蔬菜、水果、肉類應有盡有。許多年輕人已經適應了這種生活方式,現吃現買,不像我們老年人一古腦兒買回家備起來,既不易保存,又不新鮮。理是這麼個理,可家裏不准備充足些總覺得不像過年,心裏不踏實。還有就是走親戚的禮品更是琳琅滿目,豐富多樣,高、中、低檔任人選購,隨用隨買,極為方便。有的甚至到了親戚家門口才現買,省了途中攜帶勞累之苦。

有人說,過年便是放縱食欲折騰舌頭了。這話有幾分道理,然而,太陽不會一下子照及籬笆的兩面有勞於舌頭的不光是吃,這就得折騰你的其他。平日裏言語不合的,有過矛盾的,既是在心中詛罵過一萬次,還是上門去拜個年。不能說此舉並無搞好團結之願望,但起碼對於有些人來說,你不可以為唇槍舌戰刹那間都鑄成和平之效了。

不管怎麼說,過年總應該是喜慶美好的,不要為那些不值得的事而破壞了自己的心情,該放下的放下,該捨棄的捨棄,以一顆平常心看世界,以一種從容的心態過日子。人生不長,生活不易,想開了,看淡了,萬事就簡單了,簡單了就快樂了。無論是過日常生活,還是過年過節,都要警醒自己,努力學會做到簡單、慎微、豁達、敬畏自然、敬畏法則、敬畏良心、珍惜生命、珍惜健康、珍惜親情、約束自我、規範言行,活好當下。

“良玉不雕,至言不文。”最美好的語言不必任何修飾,而過年的那幾天,誇飾的語言銷售的最快。雖說是清茶一杯,君子之交,然而最美好的語言也有詞盡的時候,好多時候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著一句話。但各自心裏楚河漢界,壁壘分明。

還能說什麼呢?羊年說過三羊開泰,雞年說過金雞鬧春,那今年又該說什麼好?金龍鬧春還是三龍開泰呢?

說的明白些,所謂三“羊”開泰,是始作俑者靈機一動的小創造,實際上應該是三陽開泰。按《周易》的說法,意思是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是吉亨之像。舊時人們就以“三陽開泰”或“三陽交泰”來祝頌新年。

誰說我們的古人缺乏改革精神呢?誰說他們缺乏學習新事物的勇氣呢?有人把“陽”改成“羊”,這三只“羊”,還不是在那一年歡樂地叫了365天。不必問淵源,這反正在當時也算是一個偉大的創造了。前有車,後有轍,跟著說准沒錯。

過年,便是放寬約束,折騰耳朵,又折騰心臟。特別是住在底層居民,每逢銀屏上的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歡慶喜笑著報導新年鐘聲的敲響時,大院裏便鞭炮齊鳴,震耳欲聾。國人們對他們的感激都在那一刻盡情地展現出來。

一陣緊一陣,似乎高潮將過去了。卻又陡然越響越激烈,初一至十五,經常會有想不到的驚喜。一會兒呼嘯而至,一會兒淩空直下,攪得你六神不安,五官挪位。實在忍不住了,便以為是很含蓄地跟周圍的人們說,“學學香港吧,人家早就禁止燃放爆竹了。”

回答一點也不客氣,“馬來西亞原來也是禁止燃放鞭炮的,禁了二十年,最後怎麼樣?因為有人說不放鞭炮就沒有氣氛,還不是又放了。”想想倒也是,氣氛很重要。在這方面,王安石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他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倒是走在了前列。舊年味之首,自然就是劈劈啪啪的鞭炮聲,隨著鞭炮聲越來越密,年也就越來越近了。如今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了,或徹底禁放,或限放爆竹,只在大年三十和初一過過炮癮,聽聽響聲,也增添點喜慶氣氛。唐·李山甫的《寒食二首》說,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也道出了年的熱鬧味兒。

演員在舞臺上按規定的圓形路線繞行叫圓場,思維方式上的圓場周而復始,會形成什麼呢?是向下的滾木,還是向上的螺旋?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