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有信,歲月留痕/熊榮軍
熊榮軍
盼望著,盼望著,乙巳蛇年的春風終於來了。
春風,是春天的信使。它帶著溫暖的氣息,穿梭於天地之間,將女媧故里的嚴寒悄然驅散得無影無蹤。春風拂過小河,柳枝冒出嫩綠新芽,變得柔軟起來,隨風起舞,恰似賀知章筆下“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的婀娜模樣;春風掠過田野,麥苗泛起層層碧浪,油菜花綻放片片金黃;春風登上山坡,桃花灼灼,梨花皚皚,紅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漫山遍野,勾勒出一幅五彩斑斕的春景圖。
春雨,是春天的精靈。它如絲如縷,淅淅瀝瀝灑落人間。春雨貴如油,它是大地甘霖,也是生命源泉。韓愈筆下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將春雨刻畫得入木三分。春雨中,田野小草怯生生地探出腦袋,好奇地張望著這個全新的世界;茶園綠葉盡情舒展身姿,貪婪地吮吸著這甘甜的雨露;滿山花朵綻放出燦爛的笑臉,與春雨共舞,演繹著春日獨有的浪漫與溫馨。
春花,是春天的名片。它們競相綻放,爭奇鬥豔,是大自然最得意的傑作。迎春花如同一串串金黃的小鈴鐺,率先奏響了春天的樂章;桃花粉嫩如少女的臉頰,綻出嬌羞笑靨,讓人忍不住心生憐愛;梨花則潔白似雪,在枝頭輕盈顫動,盡顯純潔高雅。這滿目花海,美得令我沉醉,讓我流連忘返。
少年之春,是求知的春天。少年的心,如破土而出的幼苗,渴望著知識的陽光雨露。在如花的歲月裏,坐在明亮的教室裏,聆聽老師的諄諄教誨。書本裏的每一個文字,都是一顆希望的種子,在少年的心田裏生根發芽。琅琅的讀書聲,與春風相互應和,成為春天裏最動聽的旋律。而我當年,也在這美好的春光裏,找到了自己的熱愛,小小的心靈被一篇篇優美的小作文吸引,隨之深深愛上了唐詩宋詞,文字也成為我最親密的小夥伴。
青年之春,是奮鬥的春天。青年如同破土而出的春筍,朝著天空拔節生長。無論是在時代浪潮中乘風破浪的創業青年,還是在實驗室裏攻城拔寨的科研青年,抑或在文字世界裏耕耘夢想的文學青年,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追逐著青春的夢想。而我的文字生涯,始於一頁被春雨洇濕的稿紙。當年那篇刊登在市報上的百字新聞,如同鄭板橋筆下的新竹,“咬定青山”紮根在文字的肥沃土壤裏。那些年,我仰望新聞星空,懷揣文學夢想,一次又一次穿梭於女媧故里的山水之間,褲腳沾滿春泥,只為采寫最真實的故事。再回首,72個頭版頭條,猶如72枚記錄歲月的竹簡,150種報刊散發的墨香,釀成了歲月的美酒,300多萬字的作品,在我人生的長河中留下了深深淺淺的痕跡。
老年之春,是回憶的春天。我躺在老宅院子裏搖椅上,曬著春日暖陽,聞著花香茶香,看著簷角風鈴還系著29年前採訪用的紅綢,思緒隨風而飄。那些經歷過的風雨、奮鬥過的痕跡、採訪過的美好瞬間,在春天的陽光下愈發顯得珍貴而溫暖。如今的我,依然懷著對文字的熱愛與執著,在新聞生涯裏思索文學內涵,在文學思考中延展新聞志向,癡癡追尋著心中的新聞夢想與文學情懷。
春風有信,歲月留痕。從《詩經》中“春日載陽”的詠歎,到今日“女媧春潮”的澎湃,中華大地上的春天故事,永遠在續寫新的篇章。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故事中最美的風景,以各自的方式書寫著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讓我們在春風中播撒希望的種子,在春雨中澆灌夢想的幼苗,在春花中收穫幸福的果實吧!
最新生活新聞
-
-
屏東榮服處元宵節前溫馨關懷弱勢榮民眷
(1 小時前) -
嘉義榮服處感謝欣欣水泥企業善心物資 助特需退除役官兵眷
(2 小時前) -
「犁炮」慶元宵 鹽水蜂炮今啟炮為期2天2夜輦轎遶境
(2 小時前) -
2025/02/11 空氣品質說明(22:00)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