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2-14 | 台灣好報

國家圖書館空間改造閱覽環境明亮友善 「紙是開始」特展領略紙的奇妙世界

國家圖書館空間改造閱覽環境明亮友善 「紙是開始」特展領略紙的奇妙世界

【記者 沁諠/台北 報導】國家圖書館完成空間改造,將於2月15日起重新開放讀者由2樓閱覽大廳進館,為迎接嶄新規劃的閱覽空間,國圖同時精心策劃「紙是開始—走進紙的奇妙世界」特展,並將於當日下午2時在2樓閱覽大廳舉辦開幕活動。

館齡已接近40年的國家圖書館,面對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與讀者需求的變遷,自109年下半年起即委託建築師進行先期規劃與設計,並分階段完成戶外無障礙電梯設置、屋頂防水、外牆整修及戶外景觀植栽等工程。閱覽空間的改造自112年9月起,採分樓層、分區域施工,歷時一年多,最終於2月15日全館各區域正式開放。王涵青館長表示,國家圖書館典藏眾多重要國家文獻及學位論文,即便進入數位時代,仍持續扮演支援學術研究的重要角色。為降低空間改造對讀者的不便,館方在整修期間調整服務模式,以確保各項資源與服務持續運作。改造後的館舍不僅提供更多閱覽空間,更營造優質的學術研究與學習環境,持續推動知識創造、智慧共享與跨域交流。


國家圖書館空間改造閱覽環境明亮友善 「紙是開始」特展領略紙的奇妙世界
▲國家圖書館2F閱覽區開闊天井,視野無限。

這次空間改造的最大特色在於,空間調整規劃與優化館藏配置,將部分原本開架陳列的館藏移至書庫,釋放更多空間供讀者使用。例如,3樓新增討論室、筆電區及期刊展示區,2樓則調整原學位論文區與參考資料區的配置,將參考資料區遷移至5樓,並於2樓新增學習共享空間與影音聆賞室。在設備方面,館內增設還書機、自助取書櫃與智能置物櫃,並將管制口前移,拉近讀者與服務的距離,使圖書館整體環境更加開放與友善。


國家圖書館空間改造閱覽環境明亮友善 「紙是開始」特展領略紙的奇妙世界
▲國家圖書館2F閱覽區。

圖書館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六上午九時至晚上九時,週日則為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歡迎新朋友與老讀者重返國圖。期待新朋友能在館內找到喜愛的閱讀角落,也邀請老讀者親身體驗新空間與新服務。


國家圖書館空間改造閱覽環境明亮友善 「紙是開始」特展領略紙的奇妙世界
▲館藏立體書展區。

2月15日下午2點,在圖書館閱覽大廳辦理「紙是開始—走進紙的奇妙世界」特展開幕式,展期自114年2月15日至4月13日。本次展覽邀請國際紙藝大師洪新富老師、紙藝家涂乙欽老師擔任策展顧問,共安排「紙的模樣」、「紙的減法」、「紙間漫遊」、「臺灣紙藝彈起」及「浮雕漫談」五大單元,展出內容涵蓋手作紙設計、剪紙藝術、摺紙文化、臺灣立體閱讀專區及動漫紙雕等多樣形式,並有多位藝術家將私藏的作品共同展出。

「紙的模樣」,由二皿手作紙設計李孟書老師精心準備。李孟書老師是手工紙專家,她採用淋漿技法,堆疊出不同色塊,豐富紙的顏色,同時又保有紙的質樸美感。展出作品有花磚系列及手工紙的相關文創產品。「紙的減法」則主要是李信慧、賴彥廷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剪紙是一項傳統民間技藝,利用畫面中鏤空的虛與實來傳達情感。在本次展覽中以窗貼形式,大面積呈現剪紙之美,內容包含各類生活記憶、民俗樣態、裝飾雕花、節日慶典,值得您細細觀察品味。「紙間漫遊」由台灣摺紙協會多位藝術家共同參展,其中陳士豪老師,展示極為罕見的大型人偶作品「莉莎」,還有莊嘉豪老師以春聯摺疊而成,不經任何拼接剪裁的作品「望紙成龍」,都是令人驚奇的摺紙藝術品。

「臺灣紙藝彈起」,由涂乙欽老師擔任策劃顧問,邀集多位藝術家共同參展。其中,「臺灣立體閱讀專區」特別展出洪新富老師復刻出版的「立體請柬」,此作品於昭和十一年(1936年)註冊繁體中文專利,極具歷史價值。此外,展區亦呈現臺灣省教育廳早期出版的《小學生畫刊—交通專號》及《中華幼兒圖畫書》,讓觀眾一窺臺灣兒童讀物的發展脈絡。而在「紙上榮耀專區」,則匯集多本榮獲獎項的立體書作品,展現紙藝創作的卓越成就。「浮雕漫談」由臺南應用大學漫畫系陸承石助理教授策劃,以別具特色的動漫立體紙雕參展。這種創作方式,除了要具備視覺藝術的感知,還需要對動漫有深刻理解,才能創造出具動漫精神的紙雕。


國家圖書館空間改造閱覽環境明亮友善 「紙是開始」特展領略紙的奇妙世界
▲SDGs主題書區。

歡迎大家一同走進紙的奇妙世界,探索紙張的無限可能,感受它在藝術與文化中的獨特魅力。本次特展不僅展現了紙藝的精湛技法與創新思維,更串聯過去與未來,讓紙張不再只是承載文字的載體,而是藝術與創意的舞台。誠摯邀請您蒞臨國家圖書館,一同欣賞這場視覺與工藝交織的精彩展覽,在紙的世界裡,發現新的靈感與感動!(照片:記者沁諠翻攝)


國家圖書館空間改造閱覽環境明亮友善 「紙是開始」特展領略紙的奇妙世界
▲紙是開始展覽地圖。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