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7° / 16° )
氣象
2025-02-16 | 台灣好報

美國政策回歸:從“ 不支持台獨 ”到促進兩岸和平協商的務實平衡/魯云湘

美國政策回歸:從“ 不支持台獨 ”到促進兩岸和平協商的務實平衡/魯云湘

魯云湘(國際事務研究者)

2025年2月13日,美國國務院更新其美台關係現況的文件(網址:https://www.state.gov/u-s-relations-with-taiwan/),刪除了長期以來使用的「不支持台獨」表述,取而代之的是強調「我們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並期望兩岸分歧能以和平、不受脅迫、且雙方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這一更動,看似僅為語言上的調整,但其潛在意涵與對台海未來的影響卻值得你我深入探討。

在新公布的文件中,其核心在於要求兩岸分歧必須在「和平、不受脅迫、雙方人民都能接受」的前提下進行解決。這一表述強調了:
1、和平解決的重要性:美國再次強調台海穩定與和平,堅決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這有助於避免因政策轉變而導致台海局勢惡化,也有助於維護地區穩定。

2、雙邊協商的框架:用語中並未單獨聚焦台灣的自主決策權,而是提出必須兼顧兩岸民意,即台灣2,300萬與大陸14億的群眾,從而要求雙方通過對話與協商解決分歧。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未來台灣的決策,可能不僅由台灣內部決定,而是需要兩岸共同尋求,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想當然爾,此番更動亦可能被解讀為,美國在某種程度上“ 確認 ”,中國大陸在台灣未來議題擁有發言權。然而,從文本本身來看,文件並未直接提及“ 反對台獨 ”或賦予大陸發言權,其重點仍放在反對任何單方面的武力或脅迫行動。這一語言上的微調:
1、可能引發台灣內部疑慮:部分學者、專家及觀察家認為,要求“ 以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 ”解決分歧,容易使人聯想到台灣未來的決策,不僅屬於台灣,而是要包括大陸的意見,進而引發對台灣主權與自主權的討論。

2、戰略平衡與內部穩定的考量:美國這一表述,從宏觀角度看,是為在維持台海和平的同時,防止任何一方利用脅迫改變現狀。美國一方面堅守其基於《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的基本政策,另一方面,又試圖強調對話與協商的重要性,這在戰略上可視為一種平衡策略,也是其維持一貫的戰略模糊手段。

此文件內容的調整,從長遠利益來看,對兩岸關係與台灣未來將產生影響有以下三點:
1、促進和平協商氛圍:強調和平、不受脅迫的解決方式,有助於引導雙方避免軍事衝突,並創造更多對話機會,這或許對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具有積極意義。

2、挑戰傳統台灣自主觀念:同時,也可能在台灣社會引起爭議,因為這種隱含著台灣未來的決策,不再僅由台灣人民獨立決定,而需要雙方協商,這或許會在民眾與政界中,極可能引發對主權問題的不同解讀。

3、為美中關係提供談判籌碼:從美國的戰略角度來看,此舉可能旨在為其與大陸的高層對話,提供更多靈活性,使美國在處理台海問題時,不致顯得過於強硬,而能更好地平衡與北京的關係,從而維持整體區域穩定。

總體而言,美國國務院此次更新文件內容,反映出其在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的同時,試圖在台灣問題上實現一種更務實的平衡。這一更動,並不意味著美國放棄對台支持,而是試圖回歸原有政策軌道: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同時,通過和平協商來解決兩岸分歧。對於台灣及兩岸未來而言,這既可能促進對話與和平解決,也可能引發對決策權分配的爭議,因此如何平衡兩者,都將是未來討論的重要課題。(照片示意圖資料照)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