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8° / 17° )
氣象
2025-02-18 | 台灣好報

雨水叩開春之門/周桂芳

雨水叩開春之門/周桂芳

周桂芳

“雨水到了,雨水到了”,母親念叨著說,等雨水來了,下了場春雨,我種下去的土豆就要發芽了。

“雨水”,這個濕漉漉的名字,這個撐著小傘的可愛節氣,一路唱著滴嘀答答的小調,娉娉婷婷而來。

雨水,像是鄰家的小丫頭,撐把小傘,款款走來,清新、脫俗、細膩、溫潤,透著初春的風韻。

雨水來了,萬物開始萌動、氣溫回升、降水增多,故取名雨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讀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母親說,這節氣真是准啊,比那天氣預報還准。雨水前後這幾天,天空真的就下起了雨,細細的雨,時而淅淅瀝瀝斜飛著,而而滴滴答答,滋潤著路邊的野草、湖岸邊的垂柳、遠處的青山,雨水與湖水一相逢,便脈脈含情,悄悄地牽上了手。自然草木沾上了露,染上了霧,仿佛朦朧飄逸起來,煙雨江南,柔軟起來,潤澤起來。雨水潤春,春就有一層似有似無的綠意在浮動。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水時節的雨是“好雨”,是“知時節的雨”,是農民正盼望的好雨,是及時的喜雨。春耕播下去的種子正焐在泥土裏,正懷著春,等著一場雨滋潤發芽。田裏的油菜卷著葉片,小麥有氣無力扒著,好像乾渴著,張著嘴,起了皮,正乾巴巴地等著一場雨水澆透好返青。莊稼都要雨,都在等雨來,都等著雨水潤澤,雨水就及時的來了,恰到好處地來了。雨水,真是善解人意,真是乖巧懂事,那麼善良體貼。

雨水一到,感覺風不那麼冷了,少了凜冽,多了點柔和。我有空就喜歡一個人去湖邊野外散步,一直沿著湖邊走,走遠一點去探春,走到湖那邊,走到離城遠一點的地方,走到挨近鄉村的地方去尋春。

“春江水暖鴨先知”,遠去湖面上,三五成群的野鴨子早已在嬉戲春水了,時而成雙成對自由自在地巡遊,愜意安逸;時而互相追趕打鬧,在水面撲扇著小翅膀,攪動一湖春水;時面拖著尾巴在湖面上低飛,拖出長長的漣漪;時而幾只像比賽似地在水面快速踏浪向前,把湖水踏得四濺,春天被這群野鴨子鬧騰起來了。

我走到湖叉處,有一塊農人開墾的菜園,一廂廂紅菜苔長得紫瑩瑩的,一根根紅菜苔直挺挺的,像挺著胸脯的小孩子,頭頂還戴著朵朵黃花。有一農人正在菜園裏做事,只見他戴著斗笠,身上穿著綠色的雨衣,正在彎腰播種子。我與他打聲招呼,與他聊了起來,老人笑著告訴我,他是附近村的村民,家裏雖然有好幾套還建房子,吃喝不愁,但是離開了土地沒事做,日子太閑了不能過啊,人一閑下來就這痛那痛的,天天坐在家裏真是坐不住啊,所以過來開墾了這片菜園,天天種菜做個事做,看著這菜園一天一個樣,感覺每天有忙頭,日子有奔頭,生活有希望。他笑起來很爽朗,像一棵行走的春樹,精神煥發。

“雨水到來地解凍,化一層來耙一層。”人勤春早,勤勞樸實的農人早就開始春耕備耕了,挖地、耕田、選種、翻地、澆返青水、施肥等春播春種工作正緊張有序地進行著。忙完田裏的活,忙地裏的活,忙菜園的活,所以有“雨水節,種田老漢不能歇”的說法。雨水節氣,天氣時寒時暖,農人需要勤快地精心春管農作物,防止凍害。

遠去的蒲公英開著朵朵小黃花,像雨水撐開的朵朵小黃傘。雨水的蒲公英鮮嫩脆爽,漿多汁足,焯水涼拌,淋點麻油,拍點蒜末,灑點紅椒,那叫一個香。薺菜、蒲公英、黃花菜、馬蓮單、蘭花菜、野草紫、灰灰菜……都是春天的小清新,都是最鮮嫩的春。

雨水時節是萬物生髮的季節,也是人調養生髮的好季節。天地人一體,人與自然一體,人要順應大自然的規律,跟著節氣調養脾胃,生髮陽氣。雨水,吃一些諸如鯽魚、胡蘿蔔、山藥、小米之類的食物,以達到健脾化濕的目的。吃一些韭菜、薺菜、蒲公英、黃花菜等新鮮的春菜,生髮陽氣。

春天,人容易“春困”,做到“早臥早起,廣步於庭”,堅持體育鍛煉。順應大自然規律,跟蹤著太陽走,多到戶外走一走,多曬曬春陽,生髮陽氣,補鈣健體。

雨水,讓二月的每個日子都滋潤了起來,飽滿了起來,鮮活了起來。因雨水的潤澤,雨水溫柔的點點挑逗,桃李含苞,櫻花盛開,沁人心脾的春天氣息激蕩著身心。

面朝湖水,春暖花開,我做了個深呼吸,我仿佛嗅到空氣中飄著一絲絲甜甜的春天氣息。

雨水,叩開春的大門,遠處一樹樹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搖曳生輝。一對對新燕翩翩歸來,正忙著銜泥築巢呢。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