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養蠶歲月情(外一篇)/梁征

梁征
說起養蠶,如今生活在都市喧囂中的孩子們或許會感到陌生。然而,對於我而言,那段與蠶相伴的時光,卻是一段令我難忘的經歷。多少年來,每當不經意間瞥見路邊或樹林中的桑樹,瞬間便開啟了我兒時養蠶的回憶。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班上有個同學從家中帶來了一張蠶卵紙,那小小的紙張上,密密麻麻地佈滿了如芝麻般微小的蠶卵。同學們滿心歡喜地圍聚過來,隨後,這張蠶卵紙被小心翼翼地剪成一小塊一小塊,分發到每一位同學的手上。我也從同學手中接過蠶卵紙,從此,養蠶成為我童年生活中的必修課。
那時的我,用心地為這些即將誕生的小生命準備著一個溫馨的“家”。我用柔軟的紙張精心製作了一個小巧玲瓏的盒子,接著,我又輕輕地鋪上棉絮,將蠶卵緊緊地包裹起來,然後,我將這個裝滿希望的盒子小心翼翼地裝好,放置在一個安靜的角落,滿心期待著新生命的誕生。
當幼蠶破卵而出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滿了喜悅。它們是如此的微小而脆弱,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拿起柔軟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將那些蠶崽轉移到剛摘下的嫩嫩的桑葉中。那桑葉翠綠欲滴,散發著清新的香氣。
在接下來的近數周時間裏,我只要有空,都會關注著蠶寶寶的成長。每天都要去採摘桑葉,確保蠶寶寶能夠及時吃到新鮮的桑葉。每一次更換桑葉,我都輕手輕腳,生怕驚擾到這些嬌嫩的生命。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蠶寶寶們開始脫皮變色,它們的身體逐漸由淺灰色變成純淨的白色。這時候,蠶房就需要轉移到大一點的空間裏。
一個月的時間,蠶寶寶們已經長得有小拇指粗了,它們的身體白得透明。在這期間,有的蠶突然不吃也不動了,奶奶告訴我:“孩子,蠶要上結繭了。”果然,有條蠶緩緩地爬到紙盒的一角,昂著頭不停地來回擺動,它的嘴裏吐出一根根細長的絲。奶奶從掃帚上抽出十來根高粱秸,動作嫺熟而又輕柔地裹紮起來,為蠶兒搭建起一個溫馨的“家園”,以便它能夠安心地結繭。
沒想到,蠶兒那小小的肚子裏源源不斷地吐出絲來。繭慢慢地結成了,裏面的蠶也漸漸看不見了,它們在繭中默默地完成著生命的蛻變。結成的繭,有的雪白如霜,純淨無暇;有的橙黃似金,閃耀著溫暖的光芒。雖然不再為尋桑葉而發愁,可心中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仿佛是失去了一位朝夕相伴的親密夥伴。又過了十來天,完成從蛹到蛾華麗蛻變的蠶破繭而出。
養蠶的日子前後不過一個多月的時光,我卻收穫了許多寶貴的體驗和感悟。在養蠶的日子裏,最愜意的時刻莫過於看著蠶寶寶津津有味地吃著剛剛換上的新鮮桑葉。那時,一種對寵物精心呵護的滿足感油然而生,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回首那些養蠶的日子,雖然過去很多年了,但那段經歷卻教會了我許多寶貴的人生哲理。它讓我懂得了生命的脆弱與堅韌,也讓我體會到了付出與收穫的喜悅。更重要的是,它培養了我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如今,每當我回想起那段難忘的養蠶時光,心中總是充滿了感激與懷念。
◆那些鐫刻在心底的北疆畫卷
——觀《我的阿勒泰》有感
近日,我觀看了電視劇《我的阿勒泰》,這部劇改編自當代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由馬伊琍、周依然和蔣奇明等實力派演員傾情演繹。劇中的每一幀畫面都美得讓人陶醉,那延綿不絕的群山、廣袤無垠的大地、浩渺無邊的荒原,以及清新如畫的湖泊,將我帶入了一個遙遠而又神秘的北疆世界。
這是一場視覺盛宴與心靈洗禮。劇中的畫面,每一幀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藝術品。那連綿起伏的群山,廣袤無垠的草原,還有那浩渺無邊的荒原,以及清澈見底的湖泊,都讓人心曠神怡,仿佛置身於一個未被塵世沾染的仙境。這些畫面不僅美得令人窒息,更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壯麗與偉大,對大自然充滿了敬畏與嚮往。
劇中,張鳳俠這一角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由馬伊琍飾演,是一個中年喪夫、帶著一兒一女和婆婆生活的哈薩克族女性,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她一個人的肩上。但她並沒有被困難打倒,而是用她的樂觀和堅強,默默地承受著生活的壓力。她的堅韌不拔和勤勞善良深深感染了我,讓我看到了女性的偉大與力量,也讓我明白了,在困境中,我們同樣可以綻放出自己的光彩。
李文秀的故事就像是一首青春的讚歌,讓我感動。她熱愛文學,懷揣著作家的夢想,儘管初到烏魯木齊時遭遇了種種挫折和不理解,但她也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她在巴太的幫助下,堅持寫作,最終發表了自己的作品。她的故事告訴我,夢想是需要堅持和努力的,只要我們不放棄,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劇中的愛情故事,如同一杯醇厚的老酒,越品越有味。文秀和巴太的青澀戀情,如同春天的花朵,美麗而短暫;托肯和高曉亮的艱難苦戀,如同秋天的落葉,淒美而悲壯;張鳳俠偶遇高曉亮後的短暫期待與絕望,如同冬天的雪花,純潔而易碎。這些愛情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愛情的複雜性和人生的無奈。特別是巴太為了救“踏雪”而親手結束它的生命的情節,讓我感受到了愛情的殘酷和犧牲的美好。愛情,不僅僅是甜蜜和幸福,更是責任和擔當。
《我的阿勒泰》是一部充滿詩意和哲理的電視劇。它不僅讓我領略了阿勒泰地區的自然美景和民族風情,更讓我對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面對生活中的不幸和困難,我們應該像張鳳俠一樣,保持樂觀和堅強,勇敢地迎接挑戰;同時,我們也要像李文秀一樣,堅持自己的夢想,不斷追求進步。我相信,這部劇將會成為我人生旅程中的一盞明燈,指引我不斷前行。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將帶著這份感悟和力量,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書寫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
最新生活新聞
-
-
福斯商旅與LAVA台灣鐵人攜手打造三鐵嘉年華
(24 分鐘前) -
高雄那瑪夏15萬螢火蟲飛舞 公所籲把握時機賞螢
(28 分鐘前) -
台北區醫院小總額制4/1上路 5大QA一次看
(32 分鐘前) -
每日苦讀中文盼一圓留台夢! 中華大學越籍生赴文昌廟祈求考試順利
(3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