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座標/徐成文

徐成文
猶記中學學習函數之時,數學老師手持粉筆,在黑板上勾勒出縱橫交錯的坐標軸,耐心講解著橫坐標與縱坐標相互交匯之處,便是一個獨特的座標點。待年歲漸長,歷經生活的洗禮,方知原來每個人在這廣袤的人生天地間,亦有著專屬自己的座標。這座標,恰似精准的航線,指引著我們人生的軌跡,容不得隨意偏離,更不可肆意逾越。
師範畢業之後,我被分配至一所寧靜的鄉鎮中學。這所學校規模不大,幾棟教學樓在綠樹掩映下顯得質樸而溫馨。班級數量有限,而像我這般從正規師範學校畢業的老師,更是屈指可數。或許是因我初來乍到,身上那股蓬勃的朝氣與熱忱被領導看在眼裏,竟將一個被視作“尖子班”的班級交付於我,讓我負責教學與管理工作。初入崗位,我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滿心熱血沸騰。加之與學生們年紀相差無幾,宛如兄長與弟妹般相處,很快便與他們打成一片。如此一來,自然而然地贏得了領導的賞識,家長的認可,學生的喜愛。
忙碌的教學之餘,時常於靜謐的夜晚,在臺燈柔和的光暈下,任由思緒在筆尖流淌。那些塗抹的文字,有幸陸續發表在當地的報紙上。漸漸地,我的名字在當地人口中,從“徐老師”變成了“徐作家”。陡然感覺,自己當老師有些屈才。一日,一位文友向我透露消息,縣報社正面向社會招聘幾位記者。懷揣著對新領域的憧憬與嚮往,我帶上這些年精心整理的、記錄著心血的幾本厚厚的剪貼本,滿心期待地前去應聘。當報社領導看到那幾本沉甸甸的剪貼本,眼中閃過驚喜與讚賞,當即拍板錄用了我。臨行前,校長微笑著鼓勵我,那眼神滿是理解與支持,說道:“年輕人,就該出去闖闖。要是在外面不如意,學校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著。”
初到縣報社上班,沒有採訪任務的時候,我與同事們同處一間狹小的辦公室。空間逼仄,幾個人的桌椅緊緊挨著,氛圍略顯壓抑。大家各自埋頭工作,空氣裏只偶爾響起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幾乎沒有言語上的交流,每個人仿佛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而一旦有採訪任務,我便如接到衝鋒號角的戰士,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各大會議地點。會議現場,領導講話時,我全神貫注,手中的筆如靈動的舞者,在本子上不停跳躍,試圖將每一個字都精准記下。哪怕中途想去趟廁所,也得一路小跑,來去匆匆,生怕錯過任何重要資訊。
夜幕降臨,城市燈火闌珊,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那狹小的出租屋。屋裏燈光昏暗,窗外的喧囂仿佛與我隔絕。顧不上休息,我又得奮筆疾書,將會議精神精心整理成新聞稿件。當一篇新聞稿件終於完成,常常已是深夜,而沒休息多久,上班時間又要到了。僅僅一個月,我便感覺身心俱疲。曾經那些陪伴我度過無數美好時光的鍾愛的書籍,被我遺忘在角落,落滿灰塵;在學校時,學生們那天真無邪的笑聲,如今只能在回憶裏追尋;還有與同事間親密無間的談笑,也都如夢幻泡影,灰飛煙滅,逃之夭夭。我仿佛失去了感知快樂的能力,只剩下一具麻木的軀殼在機械地游離。這裏並非我心靈的歸宿!我的生活應該在那充滿朝氣與活力的校園,那裏有我熟悉的朗朗書聲,有孩子們純真的笑臉。
我毅然辭去了縣報記者的工作,再次回到了原來的學校。推開熟悉的校門,那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仿佛遊子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好在校長依然如故地看重我,將學校的重要工作再次交付於我。站在熟悉的講臺上,看著台下那一張張充滿求知欲的臉龐,我又找回了昔日的座標。此時,我真切地感受到,工作是幸福的,生活是甜蜜的。
其實,人並非全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稟賦與偏好。只有找准自己的人生座標,方能在屬於自己的領域裏深耕細作,成就一番事業。亙古以來,無數仁人志士、英雄豪傑正是找准了自己的座標,才得以完美地體現自己的價值。找准自己的座標,便有了魯迅的棄醫從文,有了馬克思由做詩人到研究社會科學的轉變,有了莎士比亞這樣一個梳羊毛者到文學巨匠的偉大轉變。
找准自己的人生座標,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昂首闊步,堅定地邁向成功。如同奏響一首美妙的樂章,只有找准屬於自己的音符,才能撥動出動人的旋律,奏響人生的華彩樂章。
最新生活新聞
-
-
大甲媽祖遶境 雲林榮服處為榮民眷送愛祈福 傳遞溫暖
(7 小時前) -
南台別院安樂富有講座 邀東昇空調曾清旭父子分享正能量
(7 小時前) -
屏東榮服處×美和科大簽署策略聯盟 深化多元合作
(7 小時前) -
企業注意!節能設備補助申請5/31截止 4/11臺南說明會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