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衛隊統合作戰司令部的發展與挑戰/魯云湘

魯云湘(國際智庫研究員)
2025年3月24日,日本防衛省(JMOD)於東京-市谷區,正式成立統合作戰司令部(Joint Operations Command(Japan), JJOC),距今尚不到四個月。作為日本首個多領域聯合作戰指揮機構,JJOC肩負整合陸、海、空及太空、網路領域部隊(JSDF)的重任,從日常常備到緊急事態均需保持常態化的運作。
首先,要實現多領域聯合作戰,C4ISR(指揮、通資電、監偵與情報)體系的建構至關重要。從今年公布的《防衛白書-令和7年版》觀之,JJOC的目標是導入一體化作戰平台,使陸海空、太空及網路部隊共享統一的作戰圖像(COP),並計畫應用AI與雲端運算技術以提升效率。而日本防衛省也確實在推動這些技術的發展,如透過AI進行即時情資分析,或利用雲端架構實現分散指揮節點的資料同步。
然而,目前尚無直接證據顯示,JJOC是否已將這些技術投入試用,相關進展仍處於規劃與初期探索階段。但未來的JJOC,極有可能將AI分析結果納入實兵演練,並逐步實現自動化火力配置,朝智能化、網路化、分散化的聯合作戰模式演進。不過高昂的系統開發成本、資料安全問題,以及與現有裝備的互操作性測試,仍是推進過程中的主要挑戰因素。
其次,後勤支援是多領域作戰持續性的基石。JJOC正與美軍及日本國內運輸單位持續協商,目標是建立印太地區的快速反應後勤鏈,如預置彈藥庫與快反補給機制。這也與日本自衛隊整體策略一致,例如規劃加強與美軍在關島、橫須賀等地的聯合補給能力。而相關工作可能仍由防衛省其他部門主導,並由JJOC負責整合分散的後勤指揮體系,朝成立專責運輸指揮單位發展,將港口、機場及公路等物流節點納入統一調度,以提升JJOC在緊急狀態下的資源調用效率。
儘管JJOC剛成立未達半年,其發展方向與考驗已逐漸浮現,以下為新成立軍事指揮機構常見的幾個關鍵議題:
其一,JJOC與駐日美軍(USFJ)在戰術指揮權(TACON)分配上,仍需進一步明確釐清。若指揮關係重疊,可能影響決策效率;
其二,多領域聯合作戰需要依賴高成本的C4ISR與後勤系統,日本防衛預算的增長速度,能否持續提供資源並支撐其需求,尚待觀察;
其三,從單一領域作戰轉向多領域整合,需要思維與組織文化的轉型改變,這可藉由聯合演習(如日美利劍聯演)與跨領域訓練逐步實現;
其四,AI與雲端系統能否在實戰環境中,反覆進行技術測試與驗證,以確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最後,如何擴大與南韓、澳洲、菲律賓等印太夥伴的國際合作,方能強化區域嚇阻與快速反應能力。
成立近四個月的JJOC,旨在提升日本自衛隊的聯合作戰能力,並為美日戰略同盟注入新動能。儘管戰術技術與後勤保障的具體進展尚不明確,JJOC的角色定位與未來發展已清晰可見。透過建立明確的指揮權、資源優化及技術驗證,JJOC有望在整個亞太區域安全挑戰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圖/作者提供)
最新生活新聞
-
-
苗栗女路正式上架國家婦女館 用雙腳尋找女性歷史的聲音
(6 小時前) -
宜蘭榮服處拜會縣府社會處 攜手推安心御老照護服務
(6 小時前) -
2025/07/24 空氣品質說明(22:00)
(7 小時前) -
長榮大學督導至榮家關懷暑期實習學生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