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7-20 | 台灣好報

那年山東五日行(外一篇)/劉光軍

那年山東五日行(外一篇)/劉光軍

劉光軍

2014年7月25日,我和少勇一大早趕到邯鄲長途汽車站,買好了到山東青島的長途汽車票。大約八九點鐘的樣子,上了車,出邯鄲一路向東駛去。沿路無風景,到了青島市的城陽區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經大巴司機的介紹,入住了一家旅店。當晚便有當地旅行社的人聯繫遊客出行事宜。我們報了名,交了兩千多塊錢,說是青島一日遊。

第二天一早,便乘車隨一個旅行團出發,先是到了一個碼頭,坐上游艇,在海上轉了一圈,說是叫什麼“海上看青島”。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海,也是第一次乘遊艇在海上航行。看著船飛快的向前駛去,心情也好像船尾泛起的陣陣浪花,跳躍而歡快。從海面上看青島的高樓大廈,清新而亮麗,宛如仙境一般。

餘曾有一詩曰:海上看青島
汽笛一聲出碼頭,放眸青島畫中收。
雲棲高樓靜還動,疑是蓬萊小瀛洲。

這時,隨隊導遊告訴我們,對面正在建造的渡海大橋是通往黃島的,黃島也是一個正待開發的旅遊區。這時候,船靠岸了,我們下了船,重新上了車,趕向一個據說是由地下防空洞改造而成的葡萄酒博物館。進去後才知道洞很大,裏面不僅存有大量的葡萄酒,還有一道地下泉水。導遊說青島啤酒就是用的這裏的泉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一個葡萄酒展臺前,還每人給了半杯陳年葡萄酒,我雙手舉著酒杯照了一張相做留念。輕輕抿了一口酒,感覺很不爽,便隨手放在了那裏,少勇也說不好喝。在來這裏的路上,正好路過青島火車站,候車室是一座具有德國風格的建築,據說是當年德國人在此修建的,至今還在使用,足見其品質之高。說到德國,導遊還說到青島的下水道,據說也是德國開鑿的,裏面可以過汽車。所以,青島自建市以來從未遭過水災。誇完德國,又說日本,說小日本侵佔青島時期,別的什麼也沒有留下,只在一公園內種了幾株櫻花,和德國人根本無法相比。

接著遊覽的是“中國水準零點景區”。在那裏有一個全國獨一無二的景點,那就是國家設定的“零度海平面基點”。上面有一個別致的雕塑,雕塑的下麵看下去三米多深的地方,就是零海拔基點,全國任何一個地方所測量的海拔高度都是以此基點做標準測定的。就算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也是依此測量出來的。在這裏還停泊著許多漁船,上面有漁民住在船上,還有人和他們聊了幾句。然後從一架彩虹橋上走過去就走出了景區的大門。

接下來是今天期待的“重頭戲”,遊覽嶗山。在嶗山的山門口換乘景區的觀光車,一路盤旋而上,便到了嶗山腳下。迎面是一個碩大的停車場,右面有一座山峰,不算太高,山澗傳來嘩嘩的流水聲,我走過去一看,有一個大壩橫在山澗上,壩內是一個水庫,流水從高高的大壩上跌落下來,就形成了瀑布,所以才會有很大的流水的聲音。我和少勇沒有坐纜車上山,只是徒步順著溪水逆行而上。此時雖是盛夏時節,可是走在這裏的山道上,卻似乎能感覺到絲絲涼意。一是這裏植被茂盛,喬灌叢生,遮天蔽日,二是緣水而行。原來這裏就是九曲溪水,很有名的。登了一段路,我感覺有些力不從心,便決定就地觀賞,由少勇一人獨自上山,我在此等候。少勇向上而去,我便離開了石道,在溪流邊徘徊,欣賞。用隨身攜帶的相機拍了不少風光照片。我雖然與嶗頂失之交臂,但留此美景足可以欣賞、自慰,想想倒也不虛此行。曾有一篇古風,單道這嶗山的妙處。

詩曰:遊嶗山
方圓五百里,望海與雲齊。九曲無若水,玄觀仙靈棲。
翠喬蔽天日,莓苔滿石溪。蜻蜓點水戲,鳳蝶壓花低。
野鶴時時唳,山猿恰恰啼。遠岫雲漫漫,深壑草萋萋。
扶杖行紆組,結伴探幽蹊。林深何辨向,欲返歸徑迷。
暫假懸索去,乘風下雲梯。回首半夕陽,戀戀不忍西。

又詩曰:嶗山茶
身無盈尺栽雲中,風味不與別處同。
既許洞居沾道氣,焉何塵世重虛名。

27日,又報了一個旅行團,先是到了一個叫做“仙姑嶺”的景點,我們沒有進去,只是在景區的山門外遊玩。隨後便到了蓬萊。

下車後,除了我們兩父子,其他人都乘船遊海去了。我們來到海灘上,挽起褲管,跳進水裏,和大海來了一次親密的接觸。這可是我第一次在海水裏遊玩,隨著一波一波海浪湧來,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特爽。在沙灘上撿了一會兒貝殼,便撐起陽傘,坐在傘下看那些男男女女,大人小孩在水裏嬉戲。一時間好像來到了電影裏,因為這樣美好的畫面,以前也只有在電影裏看到過。

過了一會兒,去看海的的人都陸陸續續地回來了。人來齊後,便一起步行到“八仙過海處”遊玩,走過一道石橋,一拱石門,迎面就是八仙大殿,殿內塑八仙過海彩像,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精彩地再現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神奇畫面。這裏亭臺樓閣密佈,雕樑畫棟,斗拱飛甍,祥雲縹緲,仙氣飄飄。蓬萊仙境,果然名不虛傳。

後輾轉威海,登北洋水師旗艦“致遠艦”觀賞遊玩。這艘戰船是按照致遠艦一比一仿製的,艦上無論是前甲的主炮還是兩側甲板上的側炮都是非常的逼真。在機艙內陳列著一些文物和英烈的仿真塑像,深受教育。

下午返回青島北城區時已是旁晚時分。只得入住一晚,次日乘車回了邯鄲。

◆騎行記
憶昔與人騎行,頗有所得。這可能是此生唯一一次騎車遠行,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活動越發變得不可為了。那時候,三十多歲,正是精力旺盛之時。眼中一切,幾乎沒有不可能。那一日,與同事馬永亮約好,一人一單車,從大北汪出發,一路向西,過明山,涉洺河致武安市界。洺河源自武安境內的太行山,源有二水,一是出自北部的活水,人稱北洺河。另一出自南部,被稱為南洺河。二者流至武安和永年交界的臺口村時合二為一,進入永年縣境內。當時南洺河已被嚴重污染,狀似一條臭水溝,北洺河卻清波蕩漾,鳥飛魚遊,賞心悅目。二人溯河而上,行至沙河至武安的公路折向西南。時逢十裏上坡路段,騎行非常吃力,又遇頂風,只得下車推行。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頂頭風,永亮的自行車的車座壞掉了,無法再騎,只好一路推著到了武安市。進市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快把車座修好。匆匆吃過中飯,便來到武安最具特色的地標建築“舍利塔”下,一邊欣賞古塔,一邊休息。當時我還帶了一架“華夏”牌的照相機,順便留下了一些影像。隨後沿邯武路騎向邯鄲,夜宿邯鄲火車站某賓館。次日一早,順107國道南行至峰峰的南響堂寺,購買了門票入寺參佛。寺門左側有一古塔,看上去有些破敗不堪。塔身向東南傾斜嚴重,大有搖搖欲墜的感覺。塔座也不完整,有一個很大的破洞,殘磚爛瓦散落一地。一進院落有座佛殿,殿前有一奇觀,稱作“槐纏柏”。只見一株古柏的主幹上如蛇一般的纏繞著一棵古槐樹,二者似一對情侶,纏綿悱惻,讓人不由得浮想聯翩。隨後拾階而上,但見石壁上佈滿大大小小的石窟,窟中佛像多已殘缺不全。可能是因為長期的香煙熏燎的緣故,無論是窟壁還是佛像,通通都是黑乎乎的,誰說神佛不食人間煙火?

竹掩靈窟歲月長,僧來半借作禪房。
參差遠岫藏真意,鐘磬輕敲趁響堂。
——響堂山石窟

從寺裏出來的時候,天已接近了中午。這時候起了南風,而且越刮越大,騎車向北,甚是省力。一去幾十裏被風刮到了黃樑夢,購票進入門上掛著“邯鄲古觀”的“呂仙祠”內,迎面是一座三層高閣,額題“八仙閣”。而南面的牆壁上,則有傳說中呂洞賓親手所書的“蓬萊仙境”四個大字。仙氣繚繞,祥光四射。走進

北月亮門便又是一進院落。正中荷花池被一石橋一分為二,池中荷花婷婷,香氣氤氳。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裏竟然還有一座慈禧行宮。看了介紹才知道是昔日慈禧太后逃難還宮時,曾在此留宿駐蹕,所以才有這麼一說。祠內最後一殿名曰“盧生殿”,人稱“石爺殿”。只因民間有摸石爺可去病避災的傳說,所以,才會看到石爺的頭部、腿部和胳臂上,都被前來拜謁的人摸得油光發亮了。至於是否有效,誰又去計較那些呀。詩曰:

黃粱美夢襯荒唐,世上誰無入此鄉。
縱使蓬萊多妙術,紅塵難度一皮囊。

黃粱一夢莫輕傳,世上何人能遇仙。
享盡半生榮辱後,浮雲閑看不居官。
——黃粱夢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