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位平臺連結語言與文化記憶 「台語工藝詞庫」網站啟用

【記者 廖美雅/南投 報導】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昨(23)日於該中心工藝資訊館四樓舉辦「台語工藝詞庫宣傳啟用記者會」,正式宣布「台語工藝詞庫」網站上線,首波收錄多達一千兩百組關鍵台語工藝詞彙,涵蓋陶瓷、木藝、金工、竹藤、纖維、玻璃、漆藝、石藝、皮革、紙藝等十一項工藝類別,結合數位科技應用,串連語言與文化記憶,讓工藝知識與在地語言延續傳承下去。記者會特別邀請以台語傳統說唱藝術推廣唸歌文化的微笑唸歌團,由儲見智先生及林恬安女士以唸歌方式,融入工藝語詞進行表演,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台語工藝詞語,藉此讓更多人能了解與認識,並加深對台語工藝語詞的印象。

▲左起彰師大國文學系教授邱湘雲、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臺灣工藝聯盟創會總會長陳啓村及臺灣工藝聯盟總會長葉志誠共同宣布「台語工藝詞庫」網站正式啟用。
工藝研究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工藝師們透過台語傳授技藝,以語言中蘊含的智慧與情感,構築工藝文化的深層脈絡,若年輕一代無法理解語言,知識的傳遞便會中斷。而我們發現當學生與工藝師訪談時,若聽不懂台語,就無法真正理解工藝師的創作理念或感受工藝頂真精神的真諦;溝通語言若有落差,文化則難以延續。
陳殿禮說台語中許多工藝詞彙如「刀工」、「偷工」、「煞車」等,皆有專屬意涵與技術脈絡,若理解錯誤,將影響工藝技藝的傳承。未來「台語工藝詞庫」也將結合影音、AI、AR等數位科技,導入教學、導覽與展覽等系統,讓年輕世代在熟悉的軟體中應用學習,從語言中看見臺灣工藝的文化底蘊。
為呼應詞庫主題,同步推出《手路 ê 話》、《師傅 ê 喙口話》、《話來配對》三大展區,展出八位工藝家的作品,透過語言的角度切入,讓民眾走進工藝現場,感受臺灣工藝與在地語言交織而成的文化風貌。
工藝中心表示,「台語工藝詞庫」是一個整合多元功能的語言資源平台,除體現語言與工藝文化共生共存的價值,更展現數位科技於文化傳承上的創新與應用,盼藉此保存臺灣工藝技藝與記憶,讓在地語言活絡於工藝日常,強化大眾對臺灣工藝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台語工藝詞庫」網址https://kanggesu.ntcri.org.tw(照片/記者廖美雅翻攝)
最新生活新聞
-
-
桃園市新住民輔導員授證儀式 助新住民安心融入在地生活
(19 分鐘前) -
重點一戶(外一篇)/唐勝一
(21 分鐘前) -
擦肩張占芳(外一篇)/劉光軍
(25 分鐘前) -
高史博X高市圖《歷史裂縫中的台灣與世界-終戰八十紀念焦點論壇暨文學沙龍》
(3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