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5° / 31° )
氣象
2025-07-26 | 台灣好報

蒲扇搖出的舊時光/周俊傑

蒲扇搖出的舊時光/周俊傑

周俊傑

夏日的陽光像金色的綢緞,溫柔地鋪灑在老巷子裏,青石板路被曬得溫熱,踩上去仿佛能聽見大地輕聲的呢喃。巷子盡頭,那間老屋靜謐地立著,牆根下青苔肆意生長,綠意盎然。屋前的竹椅上,外婆正搖著一把蒲扇,輕風徐徐,裹挾著淡淡的草香,輕輕拂過我的臉龐。

外婆的蒲扇是她用了許多年的老物件,扇面由柔軟的草精心編織而成,泛著歲月沉澱的淡黃色。每到夏天,外婆總會坐在屋前的竹椅上,一邊輕輕搖著蒲扇,一邊給我講過去的故事。

小時候,我最喜歡夏天的傍晚。外婆坐在竹椅上,我依偎在她身邊,聽她講那些古老的故事。蒲扇在她手中輕輕搖動,風從扇面吹來,帶著草香和外婆身上的味道,讓我感到無比愜意。外婆的聲音輕柔,就像這蒲扇的風一樣,讓我感到安心。

“外婆,這把蒲扇為什麼這麼特別呢?”我好奇地問。

外婆微微一笑,說:“這把蒲扇啊,它不僅僅是一把扇子,它是我對過去的回憶,是我對生活的熱愛。它陪著我度過了無數個炎熱的夏天,也見證了我一生的喜怒哀樂。”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看著外婆手中的蒲扇,那扇面上的草編花紋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長大後,我離開了家鄉,去外地求學。臨走時,外婆把那把蒲扇遞給我,說:“孩子,帶上這把蒲扇,無論你走到哪里,它都會給你帶來清涼。”我婉拒了外婆的好意,笑著說:“外婆,這把蒲扇是您的寶貝,還是留著您自己用吧。我會記得它的。”

外婆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我離開家鄉後,每次回家,都會看到外婆坐在竹椅上,搖著那把蒲扇,臉上帶著滿足的微笑。我知道,那把蒲扇是外婆的陪伴,也是她對生活的熱愛。

大學畢業後,我回到了老城。巷子早已拓成了寬馬路,青磚小屋的位置上,立著一家亮堂堂的便利店,冷氣開得足,站在門口都覺得凍胳膊。我進去買了瓶冰可樂,站在路邊喝,冰涼的液體從喉嚨滑下,帶來一絲涼意,但外面的暑氣依然讓人感到悶熱。

轉身要走,聽見身後有人喊:“姑娘,要蒲扇不?手工編的,十塊錢一把。”路邊攤的老人舉著一把新蒲扇,繡著各種好看花紋和圖案,卻沒有外婆的溫度。我搖頭,笑著說:“不用了,我心裏有把蒲扇。”

那一刻,我才真懂了:所謂“涼”,從來不是風給的,是記憶給的。風不過是個引子,記憶才是那把扇子,雖然沒有華麗的裝飾,但它承載著外婆的愛,讓我在每一個炎熱的夏日都能感受到清涼。

現在,我在山區教書,教室裏沒有空調,孩子們熱得把課本卷起來當扇子。我從包裏掏出那把舊蒲扇——扇面依然柔軟,竹柄依然光滑。一搖,風從扇面吹來,帶著淡淡的草香,還有外婆的味道。

孩子們閉著眼睛深呼吸,紮羊角辮的小姑娘仰著臉說:“老師,這風有故事。”

我輕輕搖著蒲扇,風繼續往前走,掠過孩子們的笑臉,漫過窗外的鳳凰花,帶著所有被它拂過的體溫,帶著外婆的愛,帶著那年夏天我踩在石板路上的月牙印子,帶著所有“熱到極致就生出涼”的瞬間。

每當我輕輕搖動它,風從扇面吹來,帶著淡淡的草香,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夏天,回到了外婆的身邊。外婆坐在竹椅上,微笑著看著我,手中那把蒲扇輕輕搖動,風帶著外婆的愛,拂過我的臉龐。這把蒲扇不僅讓我感受到過去的涼意,也讓我明白,無論未來多麼炎熱,只要心中有愛,有回憶,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清涼。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