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8° )
氣象
2025-08-05 | 台灣好報

初遊紫雲湖(外一篇)/劉光軍

初遊紫雲湖(外一篇)/劉光軍

劉光軍

一日忽聞紫雲湖名,以為勝跡,卻不知出於何處,忽雲其在臨洺西南紫山腳下,乃是一處新開發的人工湖。

己亥春三月,與為科、利喬至紫山,後折向一深溝,行數十米,於一片蒼翠之中忽見一汪碧波,鋪流雲、攝山影,岸柳依依,青葭蒼蒼。沿湖路兩側無數桃花正盛,與遊湖少女花面相襯,更顯人面嫵媚,花蕊嬌豔。湖中二三遊鳧,悠閒自在,與青山綠水融然一體,儼然一副“湖山春景圖”清新、自然。人行其中,賞心悅目,愉悅無限。

三人沿東側湖岸南行,不時按下快門,截取一段段美景。時而撫花輕嗅,時而止步流連,時而柳下戲水,時而依橋觀魚。面對如此秀麗風光,怎能不詩意萌動,清詞麗句脫口而就。

詩曰:
時行幽靜地,一度忘喧囂。
草短因春早,花疏賴水遙。
山雲猶再見,湖柳複相招。
去歲談詩處,詩心似海潮。
-——辛醜春攜友重遊紫雲湖遊記
連袂尋詩半日遊,西南慢去出洺州。
紫雲湖水悠然意,煙柳無香一色收。
——辛醜春攜二友再遊紫雲湖感賦
玉鑒初開柳色催,慢看倒影久徘徊。
紫山遠在湖天外,一片雲心筆下裁。
-——紫山記事

◆洛陽牡丹公園紀行
引子:在西街學校時,和幾位老師說好一塊兒去洛陽看牡丹,結果牡丹花期已過,不免遺憾。但仍然有事可記,卻也可慰。

那一年“五一”放假,學校幾個人一商量,決定去洛陽看牡丹。說走就走,倒也挺乾脆。

那時候牡丹還是稀罕物,本地沒有,要想看牡丹,一是河南洛陽,而是山東曹州。聽說晉州也有,是漢牡丹,只是沒有上面那兩處有名。當時只知道牡丹花好看,是“國花”,其他的就不太瞭解了。比如,都有什麼品種啊,都有什麼顏色啊,什麼時候開花啊,什麼時候花敗啊,等等都不知道。但大概知道牡丹是在每年的春天開花,估計“五一”花還在,所以就冒冒失失的去了。

誰知到了那裏才知道,花期已過,偌大的牡丹園早已是“綠肥紅瘦”了。可是,洛陽人欺生,雖然牡丹盛景不在,但門票的價格卻一分錢也沒有減少。當時我們也不知道,進到園子裏看到樹多遊人少,一路只見到幾個市里的老年人在那裏鍛煉身體,問過他們才知道我們來晚了。才知道我們買的門票也被坑了。其中有一位六七十歲老大爺,聽到我們的事情後格外同情。他一邊熱情地幫我們照合影,一邊領著我們去找那些花還有殘留的花田給我們看。他嘴裏一直惋惜的嘟囔著“看看吧,就這一點點了,就這一點點了”,就差給我們說對不起了。由此可見,這是一位善良的老人。他的出現讓我們失落的心裏,多少有了一點安慰。看過了“這一點點”牡丹之後,我們和老人告別,獨自在牡丹園中游走,感覺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再留住我們的心了,就出門別去,帶著別樣的心情告別了洛陽,乘車回去了。

約友遠赴洛陽看牡丹,不意花事已過,只三五晚開嬌蕊略慰情懷,故記之。詩曰:少年不識花間事,四月芳菲落滿臺。偏有多情憐我意,違時待我故遲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