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泳池救生到環保創業 中正學生創業團隊用回收玻璃打造高效濾材新藍海

【記者 吳瑞興/嘉義縣 報導】國立中正大學創新創業基地輔導創業團隊「源境有限公司」,從泳池管理實務中看見材料更換的隱性成本與資源浪費,進而投入回收玻璃濾材的研發,不僅提升水質過濾效率,更將台灣回收系統中最難處理的有色玻璃轉化為高價值的環保材料,實踐循環經濟與社會責任。
創辦人黃梓境來自中正運競系,出身游泳選手,在學期間創立泳池標案管理公司,承接社區泳池救生與維護服務,並觀察到石英砂濾材需頻繁更換、耗時又費工。他進一步赴中國參展,接觸到以回收玻璃製成濾材的技術,回台後結合家族玻璃業資源,創立公司投入開發。
玻璃砂相比傳統石英砂,不僅過濾效果和水質透徹度佳,且耐用性高、清洗更方便,使用壽命可達4至5年。同時,這項技術具有更重要的社會價值,解決台灣回收場長期面臨的「有色玻璃囤積問題」由於綠色與咖啡色玻璃回收利潤低,多半私人玻璃回收企業不願回收,導致大量有色玻璃堆積在公有回收場,嚴重壓縮空間。
黃梓境解釋,正是將這些無人問津的「廢棄玻璃」,透過研磨、加工等程序,轉化為可再利用的玻璃濾材,不僅減輕回收系統負擔,更提供一種環保、可永續的替代材料。相對石英砂需開採自然礦石造成環境破壞,玻璃砂則為真正的「循環經濟產品」。
黃梓境表示:「我們希望做的不只是產品,而是一個對社會、環境都有貢獻的解決方案。」這不只是青年創業的創新嘗試,更是新世代企業對環境永續與社會責任的積極回應。
目前該團隊積極拓展產品應用範圍,除泳池濾材外,亦延伸至建築鋪面、環境造景與水質淨化等領域。此外,該團隊也獲得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第一階段補助,目前正朝第二階段邁進,期望在創業歷程中累積更多資源與動能,推動玻璃再生材料的永續發展。
副校長暨創基主任洪新原表示,未來創新創業基地將持續整合校內外資源,優化創業輔導機制,並鏈結更多產業與市場機會,協助青年團隊在創新與永續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打造中正大學成為培育新世代創業家的重要搖籃。
圖:從泳池救生到環保創業, 中正學生創業團隊用回收玻璃打造高效濾材新藍海,將台灣回收系統中最難處理的有色玻璃轉化為高價值的環保材料,實踐循環經濟與社會責任。(照片國立中正大學提供)
最新生活新聞
-
-
「千年瓷都」景德鎮魅力無窮 台商林棋龍駐足創業與傳承
(28 分鐘前) -
屏東市「星光佳琪」電影院開演 活動精彩逗趣闔家歡
(56 分鐘前) -
蔬菜價昂 嘉市國中小靈活調整菜單確保均衡豐富
(59 分鐘前) -
開學前焦慮升溫 新生入校帶陪讀小夥伴建立安全感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