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生態講座聚焦大紫蛺蝶 新唐科技號召員工參與保育

【記者 李宏燁/新竹縣 報導】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5日在竹北總部大樓舉辦「大紫蛺蝶保育行動」生態講座,邀請台灣蝴蝶保育學會榮譽理事長張榮華,以「台灣蝴蝶資源與保育現況—大紫蛺蝶篇」為題,深入介紹大紫蛺蝶的棲地環境及保育挑戰。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分署長夏榮生、五峰鄉白蘭部落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許安霖及總幹事周錦貴共同出席,展現政府、企業、學界及在地原住民間的保育交流契機。現場及線上參與的新唐科技員工高達千人,充分展現企業對生態及原鄉文化的關注。

▲大紫蛺蝶幼蟲具獨特越冬習性,會潛伏於沙朴落葉堆度過寒冬,蝶會志工不畏高山低溫與險峻地形,持續進行冬季幼蟲監測(依法核准調查,請勿仿效)。
大紫蛺蝶為臺灣原生、瀕臨絕種保育類蝶種,其幼蟲依賴沙朴樹葉為食,並在落葉堆中越冬。由於對棲地條件高度敏感,族群稀少,近年更受到棲地破碎化、氣候變遷及土地利用變化等威脅。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規劃「大紫蛺蝶瀕危物種保育行動計畫」,並透過「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台」,推出由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執行的「再現蝶影—守護大紫蛺蝶美麗家園」ESG保育專案,以白蘭部落為核心區域,結合無人機航拍技術建立朴樹分布資料,並培力部落居民參與巡護與性狀調查,打造在地生態守護力量,逐步延伸至社區環境教育與保育行動。
張榮華理事長在講座中帶領與會者認識珍稀蝶類的演化、生活史及保育危機,分享志工在寒冷陡峭山區尋找寄主沙朴及越冬幼蟲的調查過程,並說明這些資料對後續棲地保育及教育推廣的重要性,讓參與者深刻理解保育工作的艱辛與價值。

▲協力專家雲科大陳靜茹老師團隊正指導學生進行空拍工作,此技術應用有助於克服山區地形限制,並為未來大紫蛺蝶棲地監測與管理提供可靠科學依據。
新唐科技表示,今年7月已帶領員工進行原鄉戶外生態踏查,對大紫蛺蝶的生態與保育挑戰有初步認識。透過此次講座,員工更能深入體會保育實務,未來公司將以科技專長支援瀕危物種保育,推動以實證為基礎的保育行動,促進生物多樣性在地扎根與永續發展。

▲新唐科技攜手蝶會志工於五峰白蘭部落舉辦野地觀察,帶領企業同仁參與環境教育與責任消費,展現企業支持社區共生及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實際行動承諾。
新竹分署夏榮生分署長指出,推動大紫蛺蝶保育需整合企業、學術、志工及部落社區等多元資源,唯有透過長期經營與信任建立,方能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在地發展的協力共好。新唐科技此次投入企業力量,不僅展現ESG承諾,也為山林蝶類保育開啟嶄新里程碑。(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最新生活新聞
-
-
國光客運8/31起退出6路線 贈末班車乘客悠遊卡
(30 分鐘前) -
高雄長庚母胎醫學中心歡慶五週年 20 組勇敢媽咪回娘家 分享動人故事
(41 分鐘前) -
颱風致文旦減產3成 農糧署:品質佳可安心購買
(46 分鐘前) -
高雄國際處長張硯卿訪美 參與國務院交流計畫
(4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