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5°
( 36° / 32° )
氣象
2025-09-14 | 台灣好報

又到秋風枯葉黃/崔漢朝

又到秋風枯葉黃/崔漢朝

崔漢朝

“驚秋黃葉遍,愁暮碧雲深”。時間過得真快,轉瞬間到了秋風漸起的涼秋八月,丹桂飄香。夏日的高燒終於退去,人們不“愁暮”,而是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迎接秋天的到來。秋高氣爽,晴空萬里。陽光溫馨和煦,大雁南飛,銀杏葉黃。廣袤的田野,秋風中搖曳金黃色的稻穗,陽光下,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翻湧著波濤。又像畫家筆下重彩濃墨的一幅精美畫卷,熠熠生輝。讓人陶醉,讓人流連。

我站在秋的原野上,感受著秋天的芬芳氣息,心曠神怡。眼前,滿地的金黃,大豆、玉米、花生、黃豆、紅豆、綠豆,還有挺立的芝麻莊稼,似秋風中搖響的風鈴,組成秋天一組優美的豐收樂章。秋天的季節,是我的家鄉最美的季節。

我的家鄉是名不見經傳的古樸豫東南大地的淮濱村,涓涓淮河水,甘冽清醇,魚翔淺底,鷺鳥雲集。淮河在我們村莊周圍像一彎新月,緊緊合抱著我們的村莊。潺潺流水聲,似美人輕彈琵琶,餘音嫋嫋,然後曲曲折折,緩緩東流。

淮河碧波蕩漾,清澈見底,是大自然饋贈我們村的一面天然的鏡子,映照著秋天天空的流雲、日月星辰;映著兩岸的靜美的景物;映著秋天的一草一木,一莊一亭,使得我的家鄉秋的天空透明澄澈。歲月積澱,也許淮河的兩岸,在遠古時代是荒涼灘塗,先祖移居於此,開荒種地,經過代代人的不懈努力耕耘,不斷打造出今天我們現代美麗的淮濱村的模樣。

現在,當你在秋天步入淮濱村這塊美麗的土地上,淮河兩岸大片的灘塗荒地,高大的大關楊的樹木,高聳入雲,寬闊茂密的葉子,秋風中沙沙作響。小時候,每到秋風落楊葉,遍地金色盡染。村上的人們,每天都會背著竹筐、拿著笤帚,把大關楊的葉子掃成一堆一堆,再裝入竹筐裏,背回家放入灶頭前的柴禾儲存處,用於燒火做飯。沒有燃氣的年代,生火做飯都是以乾柴為主,不像現在手指輕輕轉動煤氣開關,就可以煮飯做飯。因此,村上的人們每天地裏幹完活後,閒暇的時間撿拾乾柴。秋天焦黃的樹葉是最好的柴禾燃物。

當時光軸流轉到金秋十月,我的家鄉那塊土地上,沉甸的稻穗,顆粒飽滿,農家人田間銀鐮收割和現代機械快捷收割。成塊的玉米地,玉米棒子包裹在翠綠的葉鞘裏,散發著誘人的芳香,玉米棒切丁與豬排骨燉湯,營養豐富可口。根莖膨大的紅薯,從地裏被起出來的時候,個個都像嬰兒的小腦袋一樣大,露出燦爛的笑容,仿佛感謝豐腴的秋天。

自從政策准許改變土地結構功能後,先前單一的種植農作物經濟結構模式,被多元化種植經濟作物結構模式所取代。果園、魚塘、養殖並存。

秋天的果園的葡藤架上,掛滿一串串晶瑩剔透宛若珍珠一樣的葡萄,有紫色的、淡紅色的、青綠色的,光澤誘人,芳香撲鼻。我遊走在家鄉秋天的果園裏,忍不住與田園主人商榷,採摘一粒,剝開薄薄的果皮,舌尖輕舔,味蕾立即感覺,有一種在燥熱的夏天裏飲著的清泉裏的水那麼令人心曠神怡。不僅僅是葡萄園彌漫著芳香,連成片的還有梨園、蘋果園、桃園。

秋天的魚塘,據我的一位鄰居說,他家的魚塘投放了數萬尾魚苗,為了防止魚兒被洪水沖走,投入數萬元,周圍築建了鋼混結構的圍牆。魚塘不是很大,半畝方塘,卻也是致富路上的希望所在。魚塘內荷花蕩漾,讓人不禁油然吟唱《荷塘月色》的悠揚歌曲:“剪一段時光緩緩流淌,流進了月色中微微蕩漾,彈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麗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誰采下那一朵昨日的憂傷,我像只魚兒在你的荷塘,只為和你守候那姣白月光,遊過了四季依然香……”。我的鄰居說,到了年底,就可以賣上大價錢,好價錢,一種歡喜在心中的蕩漾。

附近毗鄰的養殖場裏,豬叫聲此起彼伏,雞鴨鵝撲騰著翅膀歡叫,讓人們享受感受著現代生活的美好,感受勤勞智慧帶來的成果。

秋風起,枯葉黃。秋天不僅承載著豐收的欲望,也承載著幸福明天的希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