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會晤寫下中美關係平穩向前新答案/羅登廉

羅登廉(自由撰稿人)
深秋的釜山,一場中美元首會晤吸引世界目光。當地時間10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在這裡會面,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卻在平實的交流中,為中美關係的走向注入了穩定的力量,也給動蕩的世界經濟帶來了一股暖流。
習近平那句「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進」的比喻,精準道出了當下兩國關係的關鍵。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中美之間有分歧、有摩擦本屬正常,就像大海中的航船難免會遇到風浪。但關鍵在於掌舵人能否掌握好方向,不讓分歧演變成對抗,不讓摩擦升級為衝突。這次會晤中,兩國元首顯然都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點。習近平強調,要為中美關係打下穩固基礎,川普則直言「美中關係一直很好,將來會更好」。這種共識的達成,正是中美關係能向好發展的基石。
中國經濟良好的“表現”,成了會晤中一個亮眼的註腳。前三季5.2% 的成長率,貨物貿易進出口4%的成長,在內外困難交織的背景下,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這不僅印證了中國經濟「大海」般的規模、韌性與潛力,更向世界傳遞出一個訊號,即中國始終在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並且願意與各國分享發展機會。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確定的未來五年規劃建議,延續了70多年來「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堅持,這種穩健的發展節奏,本身就是對世界經濟的一大貢獻,也為中美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
經貿關係歷來是中美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次會晤在經貿領域的進展尤其關鍵。兩國經貿團隊形成解決問題的共識,並且要盡快細化落實,這無疑給中美兩國企業和世界經濟吃下了一顆定心丸。過去一段時間,中美經貿關係經歷了曲折,也讓雙方都明白,經貿不該是絆腳石和衝突點,而應是壓艙石和推進器。算大帳、看長遠,摒棄偏見,以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則推進合作。這樣,才能讓中美經貿關係真正服務兩國發展和全球繁榮。
對話比對抗好,這是中美關係發展中所得出的深刻啟示。除了經貿,兩國在打擊非法移民、電信詐騙、反洗錢、人工智慧、應對傳染病等領域,都有著不小的合作空間。這些領域的合作,不僅能為兩國人民帶來實質的好處,也能讓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的建設性作用。明年中國將擔任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美國將主辦二十國集團峰會,雙方同意相互支持,爭取讓兩場峰會取得積極成果。這正是中美良性互動、共同展現大國擔當的體現。
川普稱習近平是“多年的好朋友”,期待明年早些時候訪華,還邀請習近平訪問美國。這樣的表述,少了些外交辭令的疏離,多了些務實交流的誠意。保持經常性交往,加強經貿、能源領域合作,促進人文交流,這些共識,正在將中美關係從宏觀的方向引領,落實到微觀的具體行動中。
當今世界,難題不少,需要大國攜手應付的事情很多。釜山會晤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中美關係平穩前進的另一個新起點。只要兩國始終掌握好合作的大方向,摒棄零和思維,多做有利於兩國人民、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事,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就一定能穿越風浪,駛向更廣闊的未來,為世界的穩定與繁榮貢獻更多力量。
總之,中美關係這艘「大船」不會偏離「平穩前進」的主航向,但難免遭遇「技術封鎖」「地緣擾動」等風浪。未來走勢的關鍵,在於能否將釜山會晤的政治共識轉化為經貿、科技等領域的可操作機制,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實現互利共贏。(照片翻攝畫面)
最新生活新聞
- 
                    
                        
- 
                    
                        吳登興榮獲藝術教育貢獻獎 守護傳統技藝扎根偏鄉藝術教育(33 分鐘前)
- 
                    
                        高雄大遠百週年慶開跑 首日業績飆紅創新高(37 分鐘前)
- 
                    
                        實踐永續精神 富攜手家扶助五峰國小打造瑪朵兒教室延續原民文化傳承(48 分鐘前)
- 
                    
                        警校合作強化交通教育 北港建國國中師生學習安全新觀念(50 分鐘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