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籃金櫻子/羅宗

羅宗
金櫻子可是個“不好惹”的寶貝。刺蝟似的披著一身細密的小刺,大夥兒都管它叫“藜公崽”。又因為它口小腹圓,人們又送給了它一個甜絲絲的名字:“糖罐子”。
孕育出這奇妙果實的荊棘,是一種灌木。它生於向陽的山野、田邊、溪畔。枝條上佈滿了尖尖的鉤刺。葉子橢圓,邊緣帶著細細的鋸齒。這全副的武裝,給人一種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覺。
春末夏初,它會開素淨的白花,似山裏清純的少女。那白色花朵,五瓣舒展開來,狀似薔薇,花蕊呈鵝黃色。開得落落大方,微風過處,花朵輕輕搖曳。一股清雅的、淡淡的甜味兒,絲絲縷縷飄來,引得蜂蝶圍著它打轉。
凋零時,春雨打在花瓣上,將白花打得七零八落。花瓣落在地上像鋪了一層雪。花謝之後,枝頭上便結出了金櫻子果實。起初,它一身青綠,混在枝葉間,並不起眼。整個夏天,它都在悄悄地生長,人們也不去關注它。
到了霜降之後,景象便大不相同了。那原先青澀的小果,已然成熟,顏色變成了橙紅或赭紅色。果實拇指大小,頂端還殘留著花萼脫落的痕跡,微微開口,像一個小小的罐子蓋兒。這模樣,可不就是一個迷你的蜜罐麼?
金櫻子渾身皆是刺,讓人望而生畏。採摘起來頗是費事,需得十二分小心。稍不留神,就會被刺傷。這不由得讓我想起宋·丘葵“采采金櫻子,芒刺鉤我衣。天寒衫袖薄,日暮將安歸。 ”的詞來。
經驗老到的大人們通常會帶上一把舊剪刀和一副粗布手套。小心翼翼地撥開縱橫交錯的枝條,看准了那紅豔豔的果實,用剪刀連同一小段果柄剪下,輕輕地放進竹籃裏。
小時候,我們每天都要上山放牛。將牛往山坡草地一趕,任它自己去慢悠悠地啃食。我們則像脫了韁的一群野孩子,一頭紮進山林裏去採摘金櫻子。
摘金櫻子難,吃金櫻子也難。它不像山葡萄、狝猴桃、八月瓜、野山楂那些野果一樣,摘下來便可以吃。摘下的金櫻子須得用石頭或木棍搓去其表面的小刺,然後用清水反復淘洗乾淨才能吃。
吃金櫻子也不能像吃其他水果一樣大快朵頤,得悠著點。金櫻子內部多籽,籽粒或黃或白,密密麻麻、毛茸茸的,芝麻大小,入口生澀,能食用的部分只有果肉那一層。必須輕輕咬開,摳去其籽,用嘴吹去內壁的茸毛。再扔進嘴裏慢慢咀嚼,一股濃鬱的、混合著淡淡酒香味兒的甜,瞬間便溢滿口腔。
黃昏時分,趕著吃得肚兒滾圓的牛兒下山,口袋裏裝滿了金櫻子。回到家,母親見了,總會嗔怪一句:“又去摘那紮人的野果子了!”可一邊說著,一邊便會接過去,用清水細細地淘洗許多遍。再用菜刀將金櫻子一顆顆切開,剔除裏面的籽實,把它和冰糖一起熬煮,熬成粘稠的、深紅色的金櫻子膏,便是預防咳嗽、驅散寒意的良藥了。
倘若摘的數量較多,則用來泡酒。母親將處理乾淨的金櫻子晾乾水分,投入一個透明的玻璃罐中,加入冰糖,倒入自家釀的高度紅薯酒密封起來。放在陰涼的角落裏,貯存上兩三個月,那酒液便會漸漸變成琥珀色。據說,這酒味醇和,甜中帶澀,喝了能祛風除濕。小時候,我學著父親的樣子,在寒冷的冬日,倒上一小杯,咂巴著嘴,啜飲一小倆口,渾身便都暖了起來。
雖然,我在遠離老家的城市工作。但每年秋冬季節,我都會回到故鄉的山山野野去採摘金櫻子。
現在,我正站在故鄉高高的山坡上,手裏提著一只竹籃,沉甸甸的!籃子裏盛的,是秋冬山野常見的野果——金櫻子,我想把它送給你,讓你嘗嘗我故鄉的山野味!
請別在意它外表的粗糙和扎手,也請你不要畏懼它多籽的酸澀,那仿佛是生活本身的味道。請你耐心一些,慢慢地去品味。終會有一股熨帖的、厚實的甘甜從你的喉間升起,一直暖到你的心底去!
最新生活新聞
-
-
打噪不停歇!山腳里長夜訪稽查現場 親送點心慰勞一線打噪英雄
(57 分鐘前) -
六堆園區秋收祭系列熱鬧登場 〈後生八音·樂響客家〉展現世代傳承力量
(58 分鐘前) -
颱風鳳凰逼近 新北市籲勿上山及從事水域活動
(1 小時前) -
香雞狂歡1111來了!繼光香香雞 5 折起狂撒優惠 加 11 元自由選+買一送一再加 111 元帶走聯名周邊
(1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