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時光/唐安永

唐安永
我自小在大山深處生長,與蟲鳥為友,貓狗為伴,常坐家門口看日出日沒,外面世界的精彩與美好,在我的腦海中始終是一片空白。直到小學畢業那年,有幸進了一趟縣城,才窺見到外面世界的無限精彩。
初到縣城,眼前錯落有致的房屋,川流不息的車輛,摩肩接踵的人流,手心冒汗的我站在路口攥著父親的衣角直發怵。有事要辦的父親指著街道對面那間掛著“悅來書店”木制招牌的屋子,叫我到那裏面去看看書,他辦完事後再來接我。於是,我三步並著兩步直奔那家書店。
來到書店,懷著忐忑心情走進書店。店內一片寂靜,偶爾傳來“沙、沙、沙”的翻書聲,柔和陽光透過斑駁的窗櫺,裹著細塵的光斜斜地落在書架縫隙裏,高高的書架上分門別類擺滿了各種書,書脊上的書名像串串神秘密碼,深深刺激著我的神經。我踮起腳,手指伸向印著《西遊記》的書籍。指尖剛一觸碰,像觸電般猛地縮了回來,生怕遭到書店管理員的斥責。其中一位身材矮小、留著波浪頭髮、戴著銀邊眼鏡的中年女售書員或許看出了我的窘迫,溫和地走到我面前,輕輕點了點《西遊記》的封面,笑著對我說:“孩子,這書裏的孫猴子神通廣大,你慢慢看吧。”售書員的聲音像一股涓涓細流,驅散了我膽怯的心理。我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本《西遊記》,找了個角落席地而坐,慢慢地品讀起來。讀著浸透墨香的書頁,仿佛觸到了另一個鮮活的世界。火眼金睛的孫悟空、慈悲執著的唐僧,盡心竭力的豬八戒、忠心耿耿的沙和尚、慈悲濟世的觀世音……一個個鮮活的角色在文字中淋漓盡致地呈現眼前。忘了自己孑身於陌生城市,腦中全是取經路上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和意志考驗。直到父親辦完事找到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書店。
書店裏那本《西遊記》,宛若一粒蓄意待發的種子,在我幼小心田裏種下了對書店的執念。
外地求學,書店成了我最堅實的精神慰藉和心靈寄託之地。無論課業再忙,我都會利用週末休息時間去光顧所在城市的大小書店。走進書店,不再是當年那個伸手去拿書都得小心翼翼的山裏孩子,而是無所畏懼的站在書架前盡情地流覽,從中外名著到科幻叢書,從散文隨筆到旅行遊記,每一本書恍若一扇扇虛掩的大門。推開它,好像走進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偶爾遇到一本心儀的書,便找一處臨窗的空位坐下,明媚陽光透過窗戶玻璃直射進來,灑在透著墨香的書頁上,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細品書中內容,興致之時,開懷大笑;悲情之時,淚流滿面;憐憫之時,深表同情。
畢業後,我有幸走上講臺,書店便成了我的“充電站”。為了提升專業知識與技能素養,每次去縣城辦事,我都會特意繞一段路去書店,直奔教育類書架。站在書架前,頓感自己進入了真空地帶,外界的多情善感、人間冷暖、勾心鬥角盡數消散,而我不再像求學時那樣去涉獵各類書籍,卻專注於教育心理學、課程設計、名師教學案例等書籍。有一次,學校安排我上公開課,領導找到我說:“這堂課既有省級名師又有分管教育的縣級領導來觀摩,你得好好策劃一下。”接到任務,我便全身心投入到這堂課的籌備中。然而,在準備說課環節中卻對內容重難點的取捨一直徘徊,束手無策。情急之下,我想到了書店,便狂奔書店,在教育類的書架上找到了一本《名師課堂實錄》。它像一把鑰匙,幫我打開了說課通道,解決了我在說課中遇到的難題。正是書店裏專業書籍的引領,讓我在教育教學中少了不少迷茫,多了許多篤定,未曾在教育教學中遇到難題時去過多的消耗時光。
與書店相伴數十載,書店早已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貴的印記。如今再走進書店,指尖觸到新版《西遊記》書頁的瞬間仍舊溫暖如初。
最新生活新聞
-
-
南科草鴞保育環境教育 推廣永續生態觀念
(5 小時前) -
不是食材!網拍紅棗、人參 最高恐罰200萬
(5 小時前) -
菸害防制推理遊戲教具 引導學生認知菸害
(5 小時前) -
15萬顆芬普尼蛋流入9縣市!2大超商均未進貨
(5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