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9° / 24° )
氣象
2025-11-07 | 台灣好報

大陸「婚鬧」習俗變成違法犯罪勒索!/羅登廉

大陸「婚鬧」習俗變成違法犯罪勒索!/羅登廉

羅登廉(作家、文藝評論家)

11月5日上午,大陸河北一對新人的婚車遭遇攔截,攔車者索要50條香菸作為喜錢。由於婚禮行程緊湊,新人不願過度糾纏,最後選擇棄車離開,未報警處理。

本是新婚夫婦一輩子最喜慶的日子,卻變成一幕堵心的鬧劇。更讓人費解的是,當地街道辦那句「攔婚車較常見,不攔反而不好」的說法。我們不禁要問:這種習俗傳承意義何在? 豈能讓習俗演變成陋習?

傳統習俗裡雖然有攔婚車「討喜」這檔子事,但從來都是點到為止的熱鬧。宋代就有類似的攔門習俗,圖的是沾點喜氣、互通吉祥,要幾顆糖,換一句真心祝福,雙方都歡喜。但現在有些地方的「婚鬧」早就變味了!

開口就要50條煙,價值近六千塊,還能換算成高檔煙,這不是“討喜”,是精準算計的勒索。新人特意從外地租車想躲開麻煩,結果還是沒能倖免,可見這種風氣已經成了當地婚嫁的一道陰影。

更可怕的是這種歪風背後的集體默許。街道辦電話接線員告訴媒體“常見”“不攔反而不好”,暴露的恰恰是基層治理的麻木。當違法行為被包裝成習俗,當受害者的隱忍被當成理所當然,歪風自然越刮越盛。

據媒體報導,河南項城曾有多次攔婚車索財被拘留的案例,陝西興平甚至專門發通告禁止這類行為,這些案例說明,所謂的「常見」不過是縱容的結果。沒人舉報不代表沒人受害,更多新人可能像這對河北新人一樣,為了不耽誤吉時選擇忍氣吞聲,可這種隱忍只會讓不法者更加肆無忌憚。

其實,攔車者利用新人怕耽誤吉時的心理,堵路索財,已經符合敲詐勒索的構成要件,涉案金額六千塊早已遠超立案標準。之前,河北就有兩人攔婚車要10條菸被行政拘留,陝西米脂7人攔車嫌紅包少也被處罰。這些案例說明,習俗絕對不能成為違法的擋箭牌。那些覺得拿點東西不算事的人應該明白,一次兩次的得手可能僥倖,可多次實施終將面臨法律的嚴懲。

婚俗的本質是祝福,不是為難。真正的喜慶,是鄰裡親友真心實意的道賀,不是趁火打劫的算計。整治這種歪風,既需要執法部門主動亮劍,對組團索財、高額索要的行為嚴厲查處,也需要基層組織積極引導。街頭辦不該是歪風的旁觀者,而該成為文明婚俗的倡導者,提前宣傳法律邊界,婚禮當天主動維護秩序,讓喜慶回歸本真。

新人棄車離開的選擇,是無奈也是無聲的反抗。希望這起事件能讓大家明白,好的習俗要傳承發揚,不好的應該揚棄,不能因為傳承而逾越法律底線,熱鬧再盛也不能傷害他人權。何況類似的習俗已演變成了陋習,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婚禮該留下的是溫馨回憶,不是被迫妥協的委屈。少一些趁喜打劫的算計,多一些發自內心的祝福,這樣的喜慶才有意義。(照片翻攝現場視訊截圖)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