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1° / 20° )
氣象
2025-11-12 | 台灣好報

秋日「危肌」預警:換季不乾癢「屏障」修護學!

秋日「危肌」預警:換季不乾癢「屏障」修護學!

【記者 陳姿穎/台北 報導】俗話說:「秋日一場雨,天氣步步寒。」經過幾次秋颱後,氣溫漸降、濕度驟減,肌膚也悄悄拉響「乾燥警報」。在這個皮膚屏障轉換最緊張、也最脆弱的時期,資深護理師提醒,從緊繃、發癢、乾紅到脫皮,這些都是肌膚在換季時發出的 SOS 訊號。只要了解皮膚的生理反應,就能找到預防乾癢與穩定膚況的關鍵。

換季「危肌」為何而起?秋季氣候乾冷,空氣中的水分迅速流失,使角質層保水能力下降、屏障結構鬆動。當皮脂分泌又因秋涼漸減,天然油脂膜乳化程序受損,水分便容易因此蒸發,引發乾燥、緊繃與細微裂痕。此時再加上溫差與濕度劇變,更可能誘發泛紅、刺痛或輕微發炎。護理師提醒,女性因皮脂較少、角質含水量較低,乾癢風險相對更高。若忽略外在環境與保養、上妝的影響,讓低溫、低濕度、頻繁清潔與不當保養等因素疊加,將進一步削弱皮膚的防禦力。

高風險族群需特別留意!護理師指出,研究顯示高 pH 清潔劑會誘發蛋白酶分泌,加重瘙癢與屏障損傷,因此醫師們普遍建議避免使用皂類產品,以降低鹼性刺激。另一方面,敏感肌、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者,以及習慣過度清潔的人,都是換季時的高風險族群。護理師提醒,只要掌握「保濕、防護、溫和清潔」三大原則,就能有效減少皮膚屏障受損的風險。

「屏障修護」五大實用策略:
1. 選擇溫和清潔:避免使用含酒精或強力去脂成分的產品,以免破壞皮脂膜並刺激肌膚。

2. 雙重鎖水保養:可選擇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神經醯胺(Ceramide)等單純補水成分,再以乳霜或油脂封水,協助屏障重建。

3. 控制洗澡水溫:避免使用過熱的水,縮短洗浴時間並降低清潔頻率與摩擦,以減少天然油脂流失。

4. 提升環境濕度: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減少皮膚水分散失。

5. 選擇透氣衣物:以棉質或天然纖維材質為主,降低悶汗刺激與靜電摩擦。

護理師強調穩定肌膚的長期之道,目前尚無單一產品被證實最為有效,關鍵在於持續護理與耐心觀察。隨著 AI 時代來臨,若能在專業醫師或護理師的指導下,定期進行皮膚評估,根據個人膚況與環境反應調整保養策略,就能讓護理過程更結構化與個體化。必要時,也可在醫師建議下採用「重浸泡、重塗抹與密封」等進階技術,以提升保濕與修復效果。

讓肌膚在秋冬穩定呼吸!換季之際,是皮膚屏障的最大考驗。唯有理解環境變化、實踐溫和清潔與安全滋潤的原則,才能幫助肌膚穩定度過乾冷季節。護理師提醒,從今天開始調整保養節奏,讓肌膚回歸健康與舒適,遠離冬季乾癢的困擾。(照片翻攝示意圖)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