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6°
( 28° / 24° )
氣象
2023-12-13 | 今日新聞

悶經濟隱憂浮現!學者解答台灣到底為何而悶

悶經濟隱憂浮現!學者解答台灣到底為何而悶
民眾有感於薪資漲幅追不上物價飆漲速度,「悶經濟」一詞再度引發共鳴。(圖/NOWnews資料照片)

[NOWnews今日新聞] 根據「台灣2023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缺」字拿到第一高票,除了工商界憂心的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5缺」問題外,缺錢、缺蛋、缺藥也是今年常被拿出來討論的話題。其中,「缺錢」與台灣總體經濟表現息息相關,國發會自去(2022)年11月至今(2023)年8月景氣燈號連續亮出10顆代表「低迷」的藍燈,民眾有感於薪資漲幅追不上物價飆漲速度,除了「缺」字外,「悶經濟」一詞也再度引發共鳴。

「悶經濟」的由來可追溯至2013年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在任時期,他提到台灣經濟一直處於困境無法突破,用一字形容業界以及人民心中的感受,那就是「悶」。

受到疫情以及俄烏戰爭影響,原物料及食品類價格大漲,引發全球性通貨膨脹,台灣於過去兩年曾有過CPI年增率連續21個月超過2%通膨警戒線的紀錄,好不容易於今年年中降至警戒線以下,近2至3個月又因颱風侵襲導致通膨率重回警界線之上。10月CPI年增率甚至再見3字頭,創下近9個月以來新高,有學者斷言,2%、3%的通膨率將成未來台灣經濟的新常態。

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指出,國際上升息循環已來到了尾聲,然而過往連續升息對全球消費影響是累積性的,美國、歐洲也尚未降息,利率仍然居高不下,當地家庭支出受到排擠,進而造成台灣這一年多出口不振,廠商業績不佳,影響加薪,加上一般民眾或家庭為對抗通膨與升息,也只能減少消費與支出,然而,消費低迷又將衝擊廠商營運與國內經濟表現,使得台灣陷入一連串的惡性循環中。

對於一般上班族及家庭而言,在消費、支出上影響最大的非外食、食物類與租金2大層面莫屬,然而,兩種類別的價格通常皆具僵固性,價格一旦上漲,要再下跌的可能性不高。吳大任表示,外食支出上要面對的憂慮即將在不久的將來裡浮現,由於餐廳經營會有人力及水電成本上的考量,過了明年1月1日之後,基本工資將再度調漲,加上政府2022年為抑制通膨,實施電價凍漲,為台電嚴重虧損的原因之一,如今電價潛在調漲壓力也逐漸慢慢浮現,而店家未來承受的人力、水電成本,日後轉嫁給消費者將成必然。

觀察主計處最新統計資料,11月CPI年增率指數中除了食物類、外食費漲幅仍高外,房租指數今年前11個月平均漲幅達2.16%,寫下27年來新高。吳大任分析,房租受到房價高漲與通膨連帶生活支出增加等多重因素影響,自2021年起,房地產價格上升,不過反映在房租上有時間上的落差,故兩年前房地產大漲,也就導致2022年2023年的房租開始飆升。

2023全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1.42%,創下14年來新低,且受景氣趨緩、物價仍高的影響,今年前9月實質總薪資年減0.78%,為7年來同期首次負成長,民眾哀怨「薪水變薄,都被通膨吃光光!」在年輕世代生活焦慮大調查中顯示,造成大家生活焦慮的前3大主因,「財務狀況」首當其衝,尤其擔心存不到錢、收入不如預期,「悶經濟」的現象再起,也因此滋生愈來愈多躺平族。2024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如何為台灣「解悶」將成新一代領導人的一大課題。

相關新聞


金融海嘯以後最慘!今年經濟成長率1.42% 3原因衝擊創14年新低


賴清德談台灣經濟成長 盼當選GDP拚3.5%以上、能達成4%更好


食品業闖澳洲洽談商機近370萬美元 盼台澳互補刺激彼此淡季市場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