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18° / 17° )
氣象
2025-02-21 | 今日新聞

三寶爸結紮後 不聽醫囑竟再添一胎

三寶爸結紮後 不聽醫囑竟再添一胎
新生兒。(示意圖,非當事人/取自Unsplash)

[NOWnews今日新聞] 現代人結紮的原因很多,有些人為了避免避孕的麻煩而選擇結紮,但也有人因為婚姻變數或再婚的需求,希望能夠恢復生育能力。顧家醫療總院長顧芳瑜指出,結紮雖然是個簡單的手術,但仍有千分之三的失敗率,曾有位三寶爸做了結紮手術,卻未完成排空精液程序時,就忍不住「開機」,結果術後3個月回診,告知醫師他太太又懷孕,經過檢查發現,該名患者的輸精管已自行重新接通,且精蟲的生命力更強,只好再做一次結紮手術。

國人選擇結紮的原因百百款,泌尿科醫師顧芳瑜表示,結紮雖是簡單手術,且費用不高,但若事後想重新接通輸精管,不僅手術費用昂貴,還可能無法如願自然受孕,建議進行結紮手術前應深思熟慮。

顧芳瑜表示,診所遇到衝動結紮後又希望重接輸精管的案例還不少,原因大多與再婚或配偶的生育需求有關。 例如有些患者因為結紮後再婚,而新的配偶年紀輕且想要孩子,就會考慮輸精管重接手術。顧芳瑜指出,雖然男性不像女性會隨著年齡逐漸喪失生育能力,但是精蟲的品質、活動力或數量仍然會隨著年紀增加而受到影響。

顧芳瑜說,輸精管重接手術除了費用高昂之外,重接後自然受孕的機率仍然會受到妻子年齡與健康狀況的限制。他就曾經勸退一名病人,因為這位病人的太太已經 38 歲,自然受孕機率有限,建議他不如考慮人工生殖還更有效率,以免徒增花費與心理壓力。

顧芳瑜也提醒,雖然結紮被認為是一種高效的避孕方式,但仍然有千分之三的失敗率,因為輸精管有可能會自行重新接通。他分享提到,曾有位家有三寶的爸爸來做結紮手術,一開始有遵照醫囑排空大約 30 次精液,並且在 3 個月後檢驗精蟲數量,大約只剩下十幾隻,但仍然建議他要完全排空後才能不避孕。但這位患者嫌麻煩,當天晚上回去就沒有避孕,結果 3 個月後回診說太太懷孕了。經過檢驗發現,這位患者的輸精管已經自行重新接通,而且精蟲的生命力更強,最後只好生下第四個孩子後再做一次結紮手術。

顧芳瑜表示,如果真的想要結紮就千萬不要抱著僥倖的心態,應該要遵照醫囑確認完全沒有懷孕的可能性之後才能夠進行性行為。

他也建議結紮手術不應該倉促決定,應該要充分考慮未來生育需求與人生規劃。如果有生育需求,除了輸精管重接之外,也可以評估人工生殖等其他方式,節省成本與風險,避免日後因為一時的衝動付出高昂的代價。



相關新聞


假期多兩天?勞動節、教師節應全國放假 朝野立委籲今年起實施


公費流感疫苗打氣夯!開打首日接種逾4萬劑 剩不到6萬劑


婦科名醫內診喊「我食指比那裡短」 4.9萬人喊噁!本人回應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