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生人冤獄實錄 華麗轉身成工程千萬大亨

遭指認入獄、成功平反的張振忠,聆聽他的創業心法,如何在出獄後撕下更生人的標籤,從送貨員華麗轉身成為工程千萬大亨。(圖/記者陳偉周攝)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冤獄平反協會調查,「指認瑕疵」為冤獄成因之冠。《NOWnews今日新聞》專訪遭指認入獄、成功平反的張振忠,聆聽他的創業心法,如何在出獄後撕下更生人的標籤,從送貨員華麗轉身成為工程千萬大亨。
背景:2013年3、4月間,張振忠經證人指認,遭控犯下竊盜、毀損他人物品等案,遭判3年6月刑期。在老婆鍥而不捨追蹤下,發現法院一案兩判,證明丈夫清白,案件得以再審。2022年台中高分院駁回檢方上訴,張振忠獲判無罪,順利平反。
(以下以QA問答模式)
NOWnews問:聊聊您現在的生活,目前創業甘苦談,例如跟老婆如何分工,經營事業兼顧育兒?創業之前有哪些工作經驗?
張:我出來(監獄)只休息一個禮拜就開始工作,是老婆幫我應徵的工作,擔任眼鏡送貨員。一開始常被罵,畢竟在監獄待8年,一下子要接觸很多人反應不來,壓力很大。直到某一次送貨過程中,發生車禍後便離開職場。
我後來在朋友的公司裡幫忙管理移工,開始接觸拆除營建業,意外發現有商機,於是跟著朋友邊學邊做,加上自己在監獄裡重拾書本,考上空中大學研讀建築設計的知識,剛好派上用場「學以致用」,踏上創業一途,成立「勝宬工程行」,服務包含拆除工程、清運廢棄物到室內裝潢,一條龍服務。
創業初期員工只有我跟太太,她擔任會計身兼網路行銷,第一個月收入僅1萬,最慘的時候,曾向銀行貸款60萬、家人借30萬,到處籌措工程款補齊90萬缺口,當時夫妻常常為錢吵架。所幸公司成立2年來慢慢做出口碑,四處包辦工程幾乎全台灣跑透透,客戶有新竹大魯閣、高雄港務局等,最高的工程標案達3000萬,公司規模從夫妻2人擴充至30人。
衝事業之餘,為彌補獄中未陪孩子成長,休假會安排全家出遊。事業起步後,開始「回饋」社會,例如成立臉書社團「拾荒+」,將自己拆除工程後,還能用的物品或傢俱放上平台,讓弱勢民眾可以自行取用、以物易物,我才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

NOWnews:回想起那一場「冤獄」,當年被警方逮捕與「指認」的過程,經歷長年官司訴訟與牢獄之災,如何挺過低潮?老婆如何找出判決書,幫您平反冤屈?
張:「你是不是做太多(竊盜案)忘記嗎?!」法官當庭大聲質疑我,無論我怎麼辯解,他一概不信。我告訴太太自己的不在場證明,她才相信我是清白的。最後她在司法院判決書系統中,發現同一時間、地點類似的竊盜案被判刑,嫌犯早已落網。再審時,法官重新勘驗證據發現,從現場鞋印不符與單一照片指認瑕疵等新證據,改判無罪。
家人是我最大的依靠,平反之路有老婆、孩子的陪伴才能渡過難關。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監所會客,適逢父親節收到女兒親手寫的卡片,「爸爸你要盡快出來,我們都在等你。」短短兩句話就像是一劑強心針,給我了往前衝的力量、挺過低潮,內心對自已發誓,「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認真唸書考上大學,為出獄創業鋪路。
NOWnews:2022年7月13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駁回檢察官上訴,無罪確定,您當下的心情為何?這一場冤獄,您獲得最大的啟示是什麼?
張:宣判無罪當天,我人剛好在送貨,最開心的莫過於是我太太,接獲消息當下的心情是「一切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其實我有一個律師夢,我在監獄中領悟到,明明沒有做的事情,卻被無故栽贓,想替自己爭辯,拿起《六法全書》苦讀,法條艱澀難以消化,就會找老師解惑,唸出興趣。某次練習考題,發現自己的程度有機會考上律師,礙於《律師法》第7條,最輕本刑1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停止審查律師證書,白話講,考上也無法執業。
最大啟示是,平冤協會就像是一堵牆,強大的後盾讓我專心我往前衝,不論是打官司、出社會工作乃至於創業,我就是把自己顧好。他們需要我分享創業以及人生故事,我向來義不容辭答應,能幫就幫。
NOWnews:台灣自詡人權至上的民主國家,您卻成為「指認程序」瑕疵的被害人,從冤獄到無罪,一路走來,您對台灣司法評價為何?
張:我認為台灣的司法有往進步的方向走,例如指認程序,我們有參考美國的制度參考修正,但是如何修正為符合台灣民情的法,還有一段路要走。我透過分享自己的故事,讓更多人瞭解法律制度的缺陷,才能迫使政府正視這些問題,不要再有冤獄悲劇再發生了。

相關新聞
指認冤獄1/誤認害少年蹲5年苦牢 修法杜絕制度沉痾
指認冤獄2/更生人冤獄實錄 華麗轉身成工程千萬大亨
指認冤獄3/借鏡美國門山法則 防指認瑕疵病灶害冤獄
最新生活新聞
-
輔英科大啟動超高齡元年 校友回娘家體驗AI照護科技
(18 分鐘前) -
新豐掩埋場5年85次火警 竹縣環保局去化垃圾
(20 分鐘前) -
高雄逾千工作機會徵才 5/3上午三民家商等你來面試
(21 分鐘前) -
環球商城新左營站寵愛媽咪 母親節優惠7折起滿額抽黃金
(23 分鐘前) -
日本柴田科學及臺灣子公司英特爾科學捐贈東華實驗器材 協助理工學院重建實驗資源
(2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