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21天染RSV狂咳到吐!女嬰險重症

有女嬰感染RSV,甚至出現嚴重咳嗽、咳到吐,還有鼻塞、痰多、食慾不振等症狀。(圖/烏日林新醫院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台中一名出生僅21天的新生女嬰因嚴重咳嗽,甚至咳到吐,還出現鼻塞、痰多、食慾不振等症狀,加上媽媽也出現感冒,送醫後確認感染RSV,經支持療法,兩週後順利出院。
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醫師永清表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具有高度傳播力,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播一次可1傳3個人,由於症狀與感冒類似常常疏忽,導致引發嚴重下呼吸道感染,以往好發在冬季,但現在幾乎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
賴永清提到,RSV是5歲以下嬰幼兒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源,約有68%的嬰幼兒在1歲前曾經感染RSV,所有嬰幼兒於2歲前多達97%都曾感染過RSV。
而台中一名出生21天的新生女嬰因為出現嚴重咳嗽到吐、鼻塞、痰多,甚至食慾不振等症狀,剛好正在坐月子的媽媽也有感冒症狀,不排除可能是媽媽傳染給女嬰。
送至醫院急診,賴永清診治、快篩確認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轉至病嬰室,為醫院至今最小感染RSV的確診病例。經醫療團隊給予適當支持療法後,兩週後順利出院。
RSV病程快猛!醫:感染到重症最多僅需5天
賴永清說,嬰幼兒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後,大多數健康兒童感染初期症狀輕微,類似感冒,如:咳嗽、流鼻涕、發燒等,但是必須多加留意病程來得又快又猛,從感染到重症往往只需3到5天,其中有高達30%至40%會惡化至嚴重下呼吸道感染。
賴永清提到,最常見的有50%至80%因細支氣管炎住院的病童,合併呼吸窘迫、喘鳴聲是由RSV引起。
賴永清提醒,新生兒因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而住院的情況,最常發生在出生後6個月內,出生2個月內為高峰期。其中RSV高風險族群為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及免疫力較弱的寶寶,一旦感染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家長仍不可掉以輕心,務必隨時注意自身健康狀況,避免將病毒傳染給抵抗力較差的嬰幼兒。
不過,目前沒有專門治療RSV的特效藥,主要是支持性治療,幫助緩解症狀。賴永清提到,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建議,為降低RSV對嬰幼兒造成的威脅,孕婦可透過接種RSV疫苗,或在嬰幼兒出生後施打RSV單株抗體,及早預防以避免重症發生。
賴永清呼籲,若新生兒出現咳嗽、喘鳴、呼吸急促、食慾降低或活動力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避免演變至重症。
相關新聞
江祖平爆三立副總兒性侵!衛福部說明 親密關係性侵數據曝
網傳驗孕棒插入荔枝「竟冒2條線」!醫曝1原因:邏輯說不通
中元普渡供品「好兄弟吃過」容易壞?營養師揭真相:5原因害變質
最新生活新聞
-
-
北模出題媽媽是代理孕母惹議 林靜儀:重新思考契機
(20 分鐘前) -
考題「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挨轟!醫批評
(25 分鐘前) -
柯文哲若再被關回去 學者分析藍綠白衝擊
(28 分鐘前) -
北市邀日本專家指導半剛性鋪面 盼提升道路品質
(2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