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看台股短線漲多拉回難免 AI股仍是主流

類股輪動,台股挑戰歷史新高,周線收紅。法人認為,線上漲多、拉回休息難免,部分AI概念股與相關供應鏈第4季仍是擔綱主流。(圖/NOWNEWS資料照片)
[NOWnews今日新聞] 台股受到美股走高提振,早盤開高,再度挑戰歷史新高,上周五(9/5)終場指數大漲314.73點,收在 24570.58點,成交量4248.45億元。周線收紅。法人表示,短線上漲多、拉回休息難免,部分AI概念股與相關供應鏈有望在基本面撐盤下,第4季仍是擔綱主流,建議若遇盤勢拉回,也是伺機累積更多部位好時機。
針對近期盤勢,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盤面上,類股持續輪動,資金從稍早AI概念股與散熱族群,輪動至部分落後補漲題材。
回到基本面,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分析,AI晶片龍頭Nvidia近日公布財報優於預期,但部分投資人對未來資料中心及中國市場營收成長性浮現些許雜音;中國科技龍頭阿里巴巴開發新一代AI晶片,顯示在美國科技管制下,中國公司開始另尋出路,顯示AI供應鏈朝兩方向發展。
就產業面來看,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在AI軍備競賽下,全球主要雲端服務業者(CSP)持續加碼投資,資本支出動能可望延續至明年,再加上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及中東投資,有利於台廠AI供應鏈及半導體產業。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台灣晶圓製造代工龍頭的重要客戶訂單雖然下半年訂單較上半年略有下滑,但邁入2026年第1季、第2季將大幅回升,可望形成台股的重要支撐。此外,先進製程相關的建廠廠務和材料化學品等也將受惠。
至於PCB(印刷電路板)族群,安聯投信台股團對研究顯示,產能持續供不應求,加上規格材料升級需求,相關族群都具備潛在成長性,儘管日系玻纖大廠宣布擴產,但預計明年下半年才能投產,供應依然吃緊,惟該消息難免對投資情緒帶來影響。
在ASIC(客製化晶片)方面,美國晶片公司Marvell業績符合預期,但營收展望不佳,也顯示客製化晶片的競爭激烈,台灣發展ASIC的公司有更好的機會,例如亞馬遜積極投入自研晶片,減少對AI晶片龍頭的依賴,台灣ASIC公司已取得大單,成長潛力值得關注。
展望2026年,根據安聯台股投資團隊初步估算,2026年整體企業獲利將持續為正成長,預估成長20%,成長動能將優於今年。以類股來看,預估電子2025年仍維持高速成長約23%,而金融、非金電獲利也呈現成長,分別預估將成長5%、13%。
根據歷史經驗,過去15年台股指數在9月表現偏弱,有6成機率下跌,加上今年5到8月表現較強勢,並不排除今年9月也可能因短線漲多而呈現拉回整理休息,考量在後續AI需求及企業獲利動能強勁支撐下,若遇盤勢拉回伺機累積更多部位好時機。
整體來看,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包括AI相關公司財報、股市評價面逐漸走高等影響盤勢表現,但美國對等關稅、匯市波動等不確定性逐漸淡化,明年企業獲利預期強勁,展望正向。建議定期定額台股基金投資人應持續累積部位,長線投資者可逢修正布局累積收穫機會。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投資人,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學習正確的投資觀念才能將損失的風險降至最低。
相關新聞
台積電收最高價1180元、台股終場漲314點 記憶體、BBU股掀漲停潮
週線連2紅!台股下週有望挑戰歷史新高
美股迎「九月魔咒」!非農數據嚇壞投資人 下週再面臨2大考驗
最新生活新聞
-
新北深耕家庭教育20年備受教育部肯定 榮獲全國最高榮譽
(20 分鐘前) -
對流旺盛雨區擴大 12縣市大雨特報
(23 分鐘前) -
陳其邁要求興達電廠做好溝通 無安全保證不准開機
(24 分鐘前) -
企業捐贈雲林縣1000瓶洗手乳 協助校園防疫
(26 分鐘前) -
「台灣好行,與你相約下次美好旅行」拍照打卡抽好康
(4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