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機關會報 桃園市盼打擊黃牛籲再修法

文化部今(13)日舉辦召開「2025全國文化機關(構)主管會報」,邀集各縣市文化局(處)首長出席,交流包含文化幣、台灣文博會、台語家庭等政策推動情形及協力事項(圖/文化部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文化部今(13)日舉辦召開「2025全國文化機關(構)主管會報」,邀集各縣市文化局(處)首長出席,交流包含文化幣、台灣文博會、台語家庭等政策推動情形及協力事項,桃園市針對演場會黃牛議題也提出修法建議,文化部表示納入研議,並且建議地方政府可依《行政罰法》相關規定,在《文創法》裁罰額度範圍內,衡酌個案事實裁處。
文化部在7月開放第一階段營運的國家鐵道博物館召開會報,部長李遠表示,鐵道博物館園區籌備10年,期盼以更接近文化設施的環境,交換文化政策規劃執行經驗。
首個報告議題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地方協力事項-文化幣政策、台灣文博會」。李遠表示,文化幣從2023年首先推出18至21歲每人1200點,首年就創下國際少見的超過90%超高領取率,2024年擴大為16至22歲,到今年首年試辦13至15歲每人600點,至今領取率也已超過75%,預估至年底也將達到90%以上;亦即有超過15億元的文化幣直接注入出版、表演藝術、電影等藝文產業。
李遠指出,明年文化部已提出全面發放13至22歲每人1200點文化幣預算爭取,並獲行政院同意編列,意即明年將有超過200萬青年共同加入藝文消費市場。文化幣累積的大數據也提供地方政府與藝文產業規劃參考,嘉義、新北、基隆、彰化等地即透過宣傳與青年體驗活動,創造高領取率。
在台灣文博會部分,今年參觀人次達65萬,商展交易金額13.5億元,較去年成長12.5%。李遠說,規劃明年擴大辦理,邀請地方設置地方文創館,結合策展選品,透過大會行銷推薦在地優質商品,促進文創產業國際交流。
第二個議題為「推動台語家庭計畫」。李遠表示,語言承載文化,但就連使用率最高的台語近年面臨流失,需要持續推廣。人文及出版司長楊婷媜指出,在客語家庭、原住民族與家庭後,去年推動台語家庭,全國設立190個推廣點、參與人次超過8萬。新竹市與高雄市分別分享推動經驗,包括親子體驗、遊戲式學習及降低註冊門檻等方式。
另,會議中各縣市也關注《財政收支劃分法》,文化處長吳曉雲反映修法後預算不增反減,文化部次長徐宜君說,有9個縣市整體預算分配可能低於往年預算,考量一般性補助款經常讓文化成為各縣市施政優先順序最後的項目,文化部會盡力爭取,確保文化平權的落實。
在演唱會票券黃牛議題,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唐連成提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修法建議,希望裁罰標準更精準打擊具真正強烈違法性的大型黃牛,對違法性甚輕的年輕學子能網開一面。文化部肯定桃園市針對黃牛檢舉、裁罰已率先建立內部機制,並補充人力,對於修法建議除已納入研議,在未完成修法前,文化部仍將持續加強針對青年、學生族群的宣導,並建議地方政府可依《行政罰法》相關規定,在《文創法》裁罰額度範圍內,衡酌個案事實裁處。
李遠指出,台灣對於文化的概念已經從過去點綴性的存在,至今成為「國家重要戰略角色」的地位。文化部持續爭取也一直獲得行政院強力支持,包含再造歷史現場等計畫,協助各縣市重建歷史記憶及文化生活圈,期待大家回到各縣市時要記得「文化可以做得事情真的很多」,未來中央與地方仍然可以密切合作,共同打造「文化台灣」。
相關新聞
青年文化幣使用倒數!年底前看國片享「半價」 看越多賺越多
使用倒數3個月逾兩成還沒領取!文化幣購買青年席位加碼回饋百點
台北時裝週登場跨界合作金鐘 文化部推文化×工藝×永續時尚三箭
最新生活新聞
-
亞洲國際旅展星國登場 台灣館爭取觀光與會展商機
(32 分鐘前) -
恆春文化中心劇場館11/15啟用 開幕慶多元演出連6週
(33 分鐘前) -
「聯宇國際LinkVerse」以創作者經濟創旅遊新模式 引領千億旅遊市場新趨勢
(40 分鐘前) -
光復連假將至 高墾線客運規劃疏運班次
(40 分鐘前) -
北車通緝犯性侵案引議論 台鐵與鐵警局祭4措施
(4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