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 今日新聞

醫師建議,建議早餐在早上10點前完成,會跟穩定血糖有很大的關係。(示意圖/記者蕭涵云攝)
早餐9點後才吃 醫師:發生糖尿病風險高59%

醫師建議,建議早餐在早上10點前完成,會跟穩定血糖有很大的關係。(示意圖/記者蕭涵云攝)
[NOWnews今日新聞] 減肥是許多人一生的課題,但其實更該關心的是血糖是否波動太大,家醫科醫師王姿允表示,我在門診常常建議學員第一餐一定要早上10點以前完成,跟穩定血糖有很大的關係,許多初診來吃的不多但是肥胖的人,問起來很高比例都是快中午才吃第一餐,然後晚上再吃一餐的168斷食方式,體重卻不降反升。
王姿允在臉書粉專「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發文指出,2023年有一篇法國的飲食調查研究,收集103,312個新發生糖尿病的人,發現與第一餐在 8AM 之前相比,第一餐在 9AM 以後才吃的人,其發生糖尿病的風險高59%,而最後一餐的時間反而與糖尿病發病風險未顯著關聯,因此這就是她為何會建議不要餓著睡覺,如果是不會升血糖的MNT,多晚喝都不會胖。
再來是,每增加一次進食機會 (eating occasion) ,就可以減少糖尿病的新發生風險,所以王姿允都會建議病患要吃四餐,甚至拆開成五餐才可以,因為過去認為「少量多餐會刺激胰島素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其實「少量多餐才能夠穩定血糖」,禁食過久反而會造成血糖劇烈震盪。
此外,夜間禁食時間整體與糖尿病風險未見顯著關聯,但在特定群體(早餐早於 8AM,夜間禁食 >13 小時者)中有較低風險,簡單解釋就是,只要早點結束晚餐,早點吃早餐風險最低,其實就是早睡早起的概念。
因此門診衛教,我們都會希望病人能早上7點至8點左右結束早餐,並在晚上8點前吃完固體食物,空腹時間約莫到隔天是12-13小時,這是最好的狀態,但千萬不要餓著睡覺,晚餐沒吃飽,宵夜可選擇純蛋白質飲品,更能延續血糖的平穩。
相關新聞
168 vs 1410斷食法哪個更有效?醫QA解答:1舉動恐愈減愈胖
4大地雷早餐組合「人人都中」!醫師3點提醒挽救:這三樣缺一不可
整天打瞌睡「恐早餐吃錯」!中醫揭一週菜單:3類食物小心害疲憊
最新生活新聞
-
-
高師大71周年校慶 校長期勉師生「71 齊一協力」
(32 分鐘前) -
防堵非洲豬瘟零破口 新北持續蹲點無預警稽查
(33 分鐘前) -
志工齊聚雲林 共學靈性照顧
(38 分鐘前) -
基隆醫院欲收回土地改建 衛生局:配合搬遷
(38 分鐘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