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0° / 19° )
氣象
2025-11-26 | 今日新聞

齊柏林衛星明凌晨升空 太空中心通宵直播

齊柏林衛星明凌晨升空 太空中心通宵直播
賴清德在即將起運的齊柏林衛星上簽名。(圖/記者李青縈攝)

[NOWnews今日新聞] 齊柏林衛星延後5次總算發射!我國第一個自製衛星星系「福衛八號」的第一枚衛星「齊柏林衛星」(FS-8A),即將在台灣時間27日(四)凌晨 2:18搭乘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獵鷹九號Transporter-15火箭升空,在福衛五號升空後相隔八年再度升空,將提空解析度更高的照片,從太空看見台灣。太空中心將在明日凌晨2點至5點在FB、YT提供直播,邀請太空迷、衛星迷、齊柏林迷一起熬夜見證。

福衛八號任務將由8顆衛星組成,衛星為依序研製、今年起逐年升空,預計2031年佈建完成,將每日訪台灣3次建構比現在運行的福衛五號更清晰的影像。第一顆發射的衛星,由賴清德總統命名為「齊柏林」,希望把齊柏林導演生前用空拍影像記錄台灣的視野,延伸到太空變成守望台灣的眼睛;後續衛星資料將應用在國土規劃、農業監測、災害應變與環境保護等。

我國太空中心將在明日凌晨直播衛星發射至入軌的整段流程,除火箭升空畫面外,也搭配SpaceX發射畫面,同步製作直播節目,內容涵蓋火箭與衛星科普知識講解、福衛八號計畫歷程回顧、產業代表訪談等,歡迎國人共同關注。

火箭升空後,預計發射3分多鐘後進行整流罩分離,8分鐘後回收火箭,54分鐘後開始於510公里軌道釋放5顆臺灣的立方衛星,105分鐘後點火前往561公里軌道,並且衛星預計在台灣時間約4時38分與火箭脫離,進入高度561公里、執行對地表取像之光學遙測任務的太陽同步軌道。

齊柏林衛星還搭載了成功大學物理系教授陳炳志帶領團隊研發的「雙波段大氣瞬變影像儀(DIAT)與電子溫度密度儀(TeNeP)」,進行電離層觀測,以及地面伽馬射線閃光(TGF)起源與觸發機制研究。

另,同班次火箭還搭載了5顆台灣自製立方衛星,分別為TASA新創追星計畫委由創未來科技、鐳洋科技和芳興科技打造的「鐘雀1號」、「黑鳶1號」及「信天翁1號」,以及國科會補助成大、臺大、臺科大、淡江大學共同研發的Lilium-2、Lilium-3。本次任務可望將驗證多項我國自主研發的技術,包括衛星高頻通訊、星際通訊、智慧遙測、電能推進、展開機構、離軌控制等功能。

然而,齊柏林衛星發射是一波三折,原訂本月11日發射,但在11月7日,接獲通知延12日同時段,後續又因疑似受到美國政府關門影響,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減少航班,限制美國時間早上6點至晚上10點時段禁止商業太空發射等大氣活動,取消發射,後續宣布改到20日發射;沒想到第發射前一天(19日),第四度延後至21日;但前一日(20日)宣佈第五次變更,到27日凌晨。


齊柏林衛星明凌晨升空 太空中心通宵直播
中華航空第六度榮膺載運國家人造衛星赴美任務,以 777F 貨機協助國家太空中心(TASA)載運「福爾摩沙衛星八號」首顆衛星至美國。(圖/華航提供)


相關新聞


台首個自製衛星星系疑受美政府關門波及 齊柏林衛星延至20日升空


自製衛星星系「福衛八號」今赴美 賴總統命名「齊柏林」原因曝


進軍兆元太空產業 太空中心拚衛星電池、太陽能板補強提升自製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